
(1).曆數綱紀。《文選·揚雄<劇秦美新>》:“如儒林刑辟,歷紀圖典之用,稍增焉。” 李善 注:“歷紀,歷數綱紀也。”
(2).經曆的世代。《文選·史岑<出師頌>》:“歷紀十二,天命中易。” 李善 注:“《漢書》曰, 漢 起元 高祖 ,終于 孝平 王莽 之誅,十有二世也。”
(3).經曆一紀。極言曆時之久。古曆法以十九年為章,四章為蔀,二十蔀為紀。 漢 袁康 《越絕書·外傳記範伯傳》:“天運歷紀,千歲一至。” 晉 葛洪 《抱樸子·論仙》:“而吾子乃欲延蟪蛄之命,令有歷紀之壽。”
“曆紀”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主要與曆史、時間記錄相關。其詳細解釋如下:
“曆紀”由“曆”(曆史)和“紀”(紀年)組合而成,字面意為“曆史的長河”或“年代的更疊”,常用來形容時間的流逝與曆史變遷。
曆數綱紀
指對曆史脈絡和年代體系的系統性記錄。例如《文選·揚雄<劇秦美新>》中提到“歷紀圖典”,李善注釋為“歷紀,歷數綱紀也”(即對曆史規律的總結)。
經曆的世代
表示曆史中不同朝代的更替。如《文選·史岑<出師頌>》中“歷紀十二”指漢朝曆經十二代帝王。
古代曆法的時間單位
古曆法中,以19年為一“章”,4章(76年)為一“蔀”,20蔀(1520年)為一“紀”。“曆紀”可指代極長的時間跨度。
如需更深入的文獻考據,可參考《文選》相關注釋及古代曆法研究資料。
曆紀是一個漢語詞彙,可分為兩個字:曆和紀。曆有曆史、曆程之意,紀表示記載、記錄之意。所以,曆紀的意思是記錄曆史和大事的紀錄。
曆紀的拆分:曆(26畫)+紀(120畫)。
曆的部首是廠,筆畫數為5+5+5+5+6=26。
紀的部首是纟(纟是紅的說文解字形,紡織品,也是線的引申義),筆畫數為3+8+5+6+11+10+10+4+4+5+4+5+8+8+9+15=120。
曆紀最早可以追溯到《尚書》中的《周書·春秋》。但在古代,曆紀這個詞并不常用。在現代漢語中,曆紀一詞主要指曆史紀事的記錄和編年體的文獻。
曆紀的繁體字是曆紀。
在古代,曆紀的字形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然而,由于曆史的演變和世代更疊,具體的古字形已經不易找到準确的資料進行比較分析。
1. 他成為了這個城市曆紀的重要人物。
2. 這本書是一部編年體的曆紀文獻。
1. 曆紀學:指研究曆史紀錄和編年體文獻的學科。
2. 曆紀事件:指重大曆史事件和記錄。
記載、演義、編年史。
遺忘、忘記、抹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