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驚受怕的意思、擔驚受怕的詳細解釋
擔驚受怕的解釋
[feel alarmed;be in a state of axiety] 形容提心吊膽,十分害怕的狀态
休聽那算命的胡說,撇下海闊一個家業。擔驚受怕,去虎穴龍潭裡做買賣。——《水浒傳》
詳細解釋
見“ 擔驚忍怕 ”。
詞語分解
- 擔驚的解釋 受驚吓你不要讓你媽媽老是為你擔驚受怕詳細解釋擔心害怕。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内臣職掌紀略》:“誠所謂瞬息之樂,粧點太平,或藉此孝娛聖母,未為不可,但火燭擔驚,糜費甚鉅。” 草明 《姑娘的心事》:
- 怕的解釋 怕 à 恐懼:怕人。怕死。害怕。懼怕。可怕。 或許,表示疑慮或猜想:恐怕他别有用意。怕是。 筆畫數:; 部首:忄;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擔驚受怕”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分解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因擔心遭受禍患或不利後果,而長期處于心神不甯、恐懼不安的狀态。例如:
- 疫情期間醫護人員家屬總是擔驚受怕
- 創業初期每天為資金鍊擔驚受怕
二、結構解析
由兩組近義結構疊加構成:
- 擔驚:承擔(心理上的)驚恐
- 擔:本義為用肩挑,引申為心理承受
- 驚:突然的恐懼感
- 受怕:承受害怕情緒
這種「動賓+動賓」的并列結構(擔驚+受怕)通過語義重複強化了焦慮的持續性。
三、語用特征
- 時間維度:多用于描述持續性的焦慮狀态而非瞬間恐懼
- 對象特征:擔憂對象常具有不确定性(如「怕孩子考不上大學」「擔心公司倒閉」)
- 情感強度:介于「擔心」(較輕)和「惶恐不安」(較重)之間
四、比較辨析
成語 |
核心差異 |
例證 |
提心吊膽 |
強調瞬間的強烈生理反應 |
走夜路時提心吊膽 |
惴惴不安 |
側重未知危險的模糊焦慮 |
對前途惴惴不安 |
寝食難安 |
包含具體生理表現 |
失聯後寝食難安 |
五、使用建議
- 文學描寫:適合刻畫人物心理狀态
- 口語表達:多用于抱怨或傾訴場景
- 商務場合慎用:可能傳遞負面情緒
- 不宜說「本公司從不擔驚受怕」,而宜用「保持審慎樂觀」
該成語生動反映了漢語通過動詞疊加強化語義的表達特點,在日常交流與文學創作中具有較強表現力。
網絡擴展解釋二
擔驚受怕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因為害怕而感到擔心和憂慮。下面是有關擔驚受怕的相關信息:
部首和筆畫:擔字的部首為手,筆畫數為10;驚字的部首為心,筆畫數為11;受字的部首為口,筆畫數為5;怕字的部首為心,筆畫數為8。
來源:擔驚受怕這個成語最早見于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中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害怕、擔心的人的遭遇。後來逐漸流傳開來,成為常用的詞語。
繁體字:擔驚受怕的繁體字為擔驚受怕,讀音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擔字在古代寫法中為卩下加手,驚字為心下加口,受字為口上加手,怕字為心下加手。
例句:他對考試非常擔驚受怕,希望能夠取得好成績。
組詞:擔心、驚訝、受傷、害怕。
近義詞:憂慮、焦慮、擔心。
反義詞:安心、放心、無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