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附質的意思、附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附質的解釋

猶委質。歸附臣服。《三國志·蜀志·劉焉劉璋傳論》“ 璋 才非人雄” 裴松之 注引 晉 張璠 曰:“ 張松 、 法正 ,雖君臣之義不正,然固以委名附質,進不顯陳事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附質”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來源信息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附質”意為歸附臣服,尤其指古代臣子通過特定儀式(如“委質”)表達對君主的效忠。該詞強調依附與獻禮的雙重含義,常見于曆史文獻中描述政治效忠關系。

二、出處與引證

出自《三國志·蜀志·劉焉劉璋傳論》,裴松之注引晉代張璠的評論:“張松、法正,雖君臣之義不正,然固以委名附質,進不顯陳事勢。”此例中,“附質”指張松、法正歸附劉備的行為,體現臣服之意。

三、結構與詞義解析

四、相關詞語與擴展

“附質”多用于曆史語境,描述古代政治效忠行為。如需進一步了解其應用場景或延伸含義,可參考《三國志》及相關古籍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附質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附着在物體上的質料或物質。 我們來拆分一下部首和筆畫。附質的部首是⻍(灬),它是由火(灬)加上月(⺆)組成的。附質一共有13個筆畫。 關于附質的來源,目前并沒有明确的考證結果。不過根據研究,附質在古代文字中有出現,可能是隸書或篆書時期的字形。 附質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保持一緻,都是「附質」。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根據《康熙字典》記載,附質在古代寫作「附㝴」。 以下是一個例句: 這個裝飾品是由金屬附質而成的。 關于組詞,可以構成附質的短語或詞語有附質材料、附質層等。 附質的近義詞是附着物、質地、物質等。 暫時沒有找到與附質意思相反的反義詞。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