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 蠻煙瘴雨 ”。 宋 歐陽修 《再和公儀贈白鹇》:“蠻煙瘴霧雖生處,何必區區憶陋邦。”
“蠻煙瘴霧”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指中國南方濕熱環境中彌漫的煙雨和瘴氣,常用來形容偏遠、荒涼或環境惡劣的地區。該詞與“蠻煙瘴雨”同義,含貶義色彩。
該成語通過自然現象隱喻環境惡劣或文化落後的地域,常見于古典文學。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用法,可參考《漢典》或歐陽修相關作品原文。
《蠻煙瘴霧》是一個具有濃郁文學意味的詞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地方充滿濃烈的煙霧和霧氣的景象。它常常被用來描述山區、山谷或者森林等地方,因為這些地方有時會被薄弱的上升氣流或者高地的雲霧覆蓋,導緻空氣不流通,形成了一種濃烈的煙霧和霧氣。
《蠻煙瘴霧》這個詞語的部首是虍和疒,分别代表老虎和疾病。它的總筆畫數為23,其中《蠻》的筆畫數為11,而《煙》、《瘴》和《霧》分别為9、10和8。
《蠻煙瘴霧》這個詞語源自中國古代文學名著《紅樓夢》。在第六十回中,賈寶玉夢見自己置身于一個蠻煙瘴霧的地方,描繪了一個幽靜、朦胧、神秘的景象。
《蠻煙瘴霧》的繁體字是「蠻煙臟霧」。
在古時候,「蠻煙瘴霧」這個詞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現代常見的寫法是「蠻煙瘴霧」。
1. 山裡的蠻煙瘴霧缭繞,使人感到如入仙境。
2. 這座城市常年被蠻煙瘴霧籠罩,給人一種朦胧的感覺。
1. 煙霧彌漫
2. 煙霧缭繞
3. 瘴氣蒸騰
4. 霧氣彌漫
5. 煙霞氤氲
1. 煙雲彌漫
2. 霧氣缭繞
3. 瘴霧環繞
4. 煙霧缥缈
5. 蒙霞薄霧
1. 清朗晴空
2. 風和日麗
3. 無霧無霾
4. 開闊明亮
5. 晴空萬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