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甕的意思、覆甕的詳細解釋
覆甕的解釋
亦作“ 覆甕 ”。1.倒置的甕。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沔水二》:“ 漢水 又東逕 萬石城 下,城在高原上,原高十餘丈,四面臨平,形若覆甕。” 宋 沉遼 《左史洞》詩:“青天十畝地,巑岏如覆甕。”
(2).喻著作無價值或不受重視,隻好用來蓋甕。《北史·韓麒麟傳》:“昔 揚雄 著《太玄經》,當時不免覆甕之譚,二百年外,則越諸子。”參見“ 覆醬瓿 ”。
見“ 覆甕 ”。
詞語分解
- 覆的解釋 覆 ù 遮蓋,蒙:覆蓋。覆溺。覆蔽。覆被(遮蓋,喻恩蔭)。覆庇。 翻,傾倒,敗,滅:覆舟。颠覆。覆滅。覆轍(翻過車的道路,喻曾經失敗的做法)。覆沒(?)。覆水難收。覆巢無完卵(喻滅門之禍,無一得免,亦
- 甕的解釋 甕 (甕) è 一種盛水或酒等的陶器:水甕。酒甕。菜甕。甕城(圍繞在城門外的小城)。甕牖(弖 )繩樞(以破甕作窗戶,以草繩系戶樞。形容家裡窮)。 姓。 筆畫數:; 部首:瓦;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覆甕”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fù wèng,其含義可從字面與引申義兩方面解釋:
一、字面含義
指倒置的甕,即口朝下、底朝上的甕。
- 此義常見于古代地理或器物描述。例如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提到“形若覆甕”,形容地形如倒扣的甕()。
二、引申含義
比喻著作無價值或不受重視,僅能用來蓋酒甕。
- 典故出自《晉書·左思傳》:左思創作《三都賦》時遭人嘲笑,稱其作品“當以覆酒甕耳”。後因《三都賦》大獲成功,引發“洛陽紙貴”,這一說法成為反諷()。
- 類似用法見于《北史·韓麒麟傳》,以“覆甕之譚”形容揚雄《太玄經》起初被輕視,後卻被推崇()。
三、相關詞彙
近義詞“覆醬瓿”(fù jiàng bù),同樣指作品不被認可,如《漢書》中劉歆評揚雄《太玄經》語()。
“覆甕”既有具象的器物描述,也承載了古代文人作品評價的文化隱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覆甕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把甕倒扣過來,形容世事反轉或情況發生逆轉。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瓦字頭部首,右邊是田字底部首。根據字形結構,它的筆畫數為七畫。
覆甕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典籍《戰國策》。據說,覆甕是戰國時期魏國的賈誼寫的一篇贊美楚國的賦文中的一個典故。故事講述了一個大夫秋甕為國儲糧,他将裝滿了五谷的甕放在閨房,以保護糧食不被盜竊。但是他的妻子不慎将甕倒扣,導緻糧食全部散落。這個故事後來就演變成比喻事物的逆轉和颠倒。
在繁體字中,覆甕的寫法和簡體字基本相同,有七個筆畫,部首的形狀也一緻。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覆甕的樣子可能會有一些差異。毛筆字的書寫風格可能會對字形造成一些變化,但總體來說,它的結構和現代文字相似。
以下是覆甕在句子中的例子:
1. 他原本擁有豐富的財富和聲望,但因為貪婪和不義的行為,最終覆甕而亡。
2. 這個項目一度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由于管理不善,最終覆甕了。
覆甕并沒有很多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作為一個具有特定意義的成語,它不常與其他詞語搭配使用,也沒有明确的近義詞或反義詞。
希望以上的回答滿足您的需求!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