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降的部落。《新唐書·突厥傳上》:“帝詔司農卿 郭嗣本 持節賜 延陀 書,言:‘中國禮義,未始滅人國,以 頡利 暴殘,伐而取之,非貪其地與人也。故處降部於 河 南,薦草美泉,利其畜牧。’”
“降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有所不同,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解釋:
投降的部落
這是該詞最常見的釋義,指曆史上歸順或投降的部落群體。例如《新唐書·突厥傳上》記載,唐朝曾将降部安置于河南地區,以便其畜牧生活。
軍隊投降或被俘
在成語用法中,“降部”可指軍隊被擊敗後投降或被俘的情況,如“降部”中的“降”表示投降,“部”指軍隊或部隊。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或語境進一步判斷其含義。
降部是一個漢字,它的意思是指敲擊樂器或鐘磬上的某個部位降低音調。
降部的部首是阝(阜)字旁,表示與山相關的意思。降部的總筆畫數為10。
降部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音樂傳統。在古代,人們使用樂器如鐘磬進行音樂表演,通過敲擊不同部位來産生不同的音調。其中,降部被指定為敲擊樂器上用來降低音調的特定位置。
繁體字“降”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古代漢字中,“降”字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與現代漢字保持相似。
1. 演奏中,他巧妙地運用了降部,使整個樂曲更具層次感。
2. 鐘磬上的降部被精心設計,确保演奏出準确而動聽的音調。
可以組成的詞包括:升降、降臨、降雨等。
降低、調降、減音。
升高、調高、增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