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東晉 的轄境。相傳 舜 分天下為十二州, 東晉 有七,故雲。《文選·謝靈運<述祖德詩>》:“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裡。” 李善 注:“ 舜 分天下為十二州,時 晉 有七,故雲七州也。”
“七州”是古代地理概念,在不同曆史語境中有特定含義,主要包含以下解釋:
行政區劃指代
指東晉時期實際管轄的七個州。相傳舜将天下劃分為十二州,至東晉時僅保有其中七州,故稱。這一說法在《文選·謝靈運〈述祖德詩〉》的注釋中被明确記載,李善注曰:“舜分天下為十二州,時晉有七,故雲七州也”。
地域象征意義
常被用來代指中國南方領土,尤其在文學作品中作為廣闊地域的象征。例如謝靈運詩句“高揖七州外,拂衣五湖裡”,即通過“七州”表達對南方疆域的描寫。
具體曆史背景
東晉實際控制的七州具體包括:揚州、荊州、江州、湘州、交州、廣州、甯州(不同文獻記載可能略有差異)。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或古典詩詞中,既可特指東晉轄境,也可泛指南方疆域。現代語境中常用于比喻地域廣闊,如“七州之地”形容城市輻射範圍大。
注意:需區分“舜分十二州”與“東晉七州”的關聯性,前者是傳說中上古行政區劃,後者是實際曆史地理概念。
《七州》是一個詞彙,指的是世界或一個地區被劃分為七個州或區域的狀态。
《七州》這個詞的拆分部首為一,這個字的筆畫數為七。
《七州》一詞的來源可能是受到古代國家或地區劃分的啟發,将世界或某地區劃分為七個州。
《七州》的繁體字為「七州」,形狀與簡體字相似,隻是書寫形式上有一些區别。
在古代,「七州」這個詞的寫法可能略有差異,但字形基本保持一緻,用來表示劃分為七個州或地區的概念。
1. 這個國家按照地理特征劃分為七州,每州都有獨特的文化和風景。
2. 魔法王國被分為七個州,每個州都由一位魔法師統治。
1. 七州劃分
2. 七州制度
3. 七州地圖
1. 七大區域
2. 七個州
整體、未劃分的地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