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闾胥的意思、闾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闾胥的解釋

周 代鄉官名。掌管一闾政事的小吏。《周禮·地官·闾胥》:“閭胥,各掌其閭之徵令。以歲時各數其閭之衆寡,辨其施舍。凡春秋之祭祀、役政、喪紀之數,聚衆庶;既比,則讀灋,書其敬敏任恤者。凡事,掌其比觵撻罰之事。”《隋書·經籍志二》:“而又閭胥之政,凡聚衆庶,書其敬敏任卹者。”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論》:“ 周 官鄉大夫之屬,比長、閭胥、族師、黨正,鄉官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闾胥”是周代的一種基層官吏,主要負責管理一闾(古代戶籍單位)的政事。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闾胥是周代鄉官名,屬于地方行政體系中的基層官吏,掌管一闾(約二十五戶)的政令、戶籍、賦稅等事務。其職責包括人口統計、組織祭祀活動、執行獎懲等。


2.具體職責

根據《周禮》記載,闾胥的主要職能包括:


3.相關背景


4.曆史演變

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周代地方行政體系或相關官職,可參考《周禮·地官》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闾胥的意思

《闾胥》(lú xū)一詞是古代漢字的一個詞語,有着特定的含義。它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政治或官場中起到關鍵作用的人,具有高明才華和重要影響力的人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的解釋,闾胥的拆分部首是門,第一個筆畫是3,第二個筆畫是8。

來源

闾胥一詞的源自是見于《左傳·僖公四年》:“左右闾胥,二人也。” 據史書記載,闾胥在古代中國是一種特定的官員職位,負責輔助君主制作重要決策。

繁體

在繁體字中,闾胥被寫作「闢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闾胥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比如在《說文解字》中的記載稱其為「蘆胥」。

例句

1. 他是這個國家的闾胥,才華出衆,深受皇帝的信任。

2. 在這個公司中,他擔任了闾胥的角色,有能力影響公司的決策。

組詞

1. 高闾:指具有崇高地位與影響力的闾胥。

2. 闾丘:指闾胥的尊稱,常用來稱呼有政治才能的人。

近義詞

1. 相士:指在政治或官場中具有影響力的人。

2. 謀士:指在策劃重要決策中起決定性作用的人。

反義詞

1. 平庸:指在政治或官場中沒有什麼特别作用或才華的人。

2. 愚昧:指缺乏見識、智慧和才幹的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