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闾胥的意思、闾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闾胥的解释

周 代乡官名。掌管一闾政事的小吏。《周礼·地官·闾胥》:“閭胥,各掌其閭之徵令。以岁时各数其閭之众寡,辨其施舍。凡春秋之祭祀、役政、丧纪之数,聚众庶;既比,则读灋,书其敬敏任恤者。凡事,掌其比觵挞罚之事。”《隋书·经籍志二》:“而又閭胥之政,凡聚众庶,书其敬敏任卹者。”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 周 官乡大夫之属,比长、閭胥、族师、党正,乡官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闾胥是中国古代基层行政组织中负责户籍管理与民事协调的职官名称,其职能可追溯至周代礼制体系。据《周礼·地官司徒》记载,闾胥隶属于“乡”级行政单位,每二十五户为一闾,设闾胥一人,主要职责包括登记户籍、监督赋税、主持祭祀礼仪及调解民间纠纷。其名称中“闾”指代居住单位,“胥”则为低级官吏的统称,合称体现其管理基层民众的职能属性。

在历代制度演变中,闾胥的职权范围随行政区划调整而变化。例如汉代“乡亭里”制下,闾胥职能被“里正”部分取代;至唐宋时期,其职责逐渐并入“里长”“保正”等职务。清代《皇朝文献通考》仍可见类似职官设置,但管理机制更为细化。作为古代基层治理的重要环节,闾胥制度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皇权不下县”背景下,依托地方自治力量维持社会秩序的管理智慧。

文献例证方面,《周礼注疏》郑玄注明确闾胥“掌其闾之政令”,《文献通考·职役考》则记载“周制五家为比,五比为闾”。这些记载共同印证了闾胥作为基层治理者的历史定位,其制度设计对后世保甲制、里甲制产生深远影响。来源参考:《周礼》《汉语大词典》《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

网络扩展解释

“闾胥”是周代的一种基层官吏,主要负责管理一闾(古代户籍单位)的政事。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闾胥是周代乡官名,属于地方行政体系中的基层官吏,掌管一闾(约二十五户)的政令、户籍、赋税等事务。其职责包括人口统计、组织祭祀活动、执行奖惩等。


2.具体职责

根据《周礼》记载,闾胥的主要职能包括:


3.相关背景


4.历史演变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周代地方行政体系或相关官职,可参考《周礼·地官》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役蒡蓊菜扁担星便做波荡博劳餐风露宿昌亭旅食颤恐程控趁浪赤舌穿弊撮角亭子蜑户擣治奠酹哆哩哆嗦反间计贡舶寒埆画心会集冱霜兼乘检式进退计穷势蹙爵耳举踵思慕科名枯渴敛脯骂架美行眠云孬种纳徵平分秋色鎗金千里信潜心前辙可鉴气煤请降权策桑穰是非口舌仕户隼质天葩迢越亭驿通隐投充外寄生威裁无非是销售量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