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鑿削裁割。《道山清話》引 宋 何斯舉 詩:“缺訛橫道已足哀,況復鐫裁代甎甓。”
“镌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面和引申角度綜合解釋:
基本含義
字面意為“鑿削裁割”,指通過雕刻、裁剪等手法對物體進行精細加工。例如宋代何斯舉的詩句“缺訛橫道已足哀,況復鐫裁代甎甓”,描述了對石材的鑿刻修整。
引申含義(成語用法)
作為成語,“镌裁”比喻精心雕琢、細緻處理事物以達到完美狀态。其中:
使用場景
適用于需要強調“精益求精”的領域,例如:
古籍例證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文獻,如《道山清話》引何斯舉詩句,體現其曆史淵源。
提示: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例句或成語用法,可參考《道山清話》或《漢語成語詞典》等典籍。
镌裁是一個漢語詞語,包含兩個字:“镌”和“裁”。
“镌”字的部首是金字旁,總共由17畫組成;“裁”字的部首是衣字旁,總共由13畫組成。
“镌裁”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大序》中,原文為:“夫唐房之陶鈞,用許多之金石镌裁,以制其貨。”
“镌裁”在繁體中分别寫作“鐫裁”。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例如,“镌”字的古代寫法為“釧”,而“裁”字的古代寫法為“裝”。
1. 他用銀匠的技藝将瓷器上镌刻着精美的花紋。(動詞用法)
2.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精美,镌有著作者的名字。(形容詞用法)
镌刻、镌刻機、刻镌、刻镂、裁剪、裁縫、量身裁衣等。
刻、雕刻、雕、雕琢、雕塑。
删減、剪裁、修剪、裁撤。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