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旅揖的意思、旅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旅揖的解釋

衆人一起作揖。《周禮·夏官·司士》:“大夫以其等旅揖。” 鄭玄 注:“旅,衆也。大夫爵同者衆揖之。” 晉 荀勗 《四廂樂歌·隆化》:“旅揖在庭,嘉客在堂。”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七:“ 晏元獻 為藩郡,率十許日乃一出廳,僚吏旅揖而已。”《清史稿·禮志八》:“鄉飲酒禮……贊讀律令,生員就北面立,鹹起立旅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旅揖”是古代禮儀中的一種作揖方式,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衆人按等級集體行揖禮,即多人同時或依次作揖。該詞由“旅”(衆人、共同)和“揖”(拱手行禮)組合而成,常見于正式場合的群體性禮儀。

二、曆史文獻佐證

  1. 《周禮·夏官·司士》記載:“大夫以其等旅揖”,鄭玄注:“旅,衆也。大夫爵同者衆揖之”,說明周代官員按爵位等級集體行禮。
  2. 陸遊《老學庵筆記》描述晏殊任藩郡時“僚吏旅揖而已”,反映宋代官場沿用此禮。
  3. 《清史稿·禮志八》記載鄉飲酒禮中“鹹起立旅揖”,可見清代仍保留此禮儀。

三、使用場合 主要用于三類場景:

  1. 官員集會時按品級行禮
  2. 宴會等正式社交活動
  3. 軍隊或團體集體儀式。

四、相關禮儀形式 與“旁三揖”(向衆人作揖三次)、“長揖”(高舉拱手深鞠躬)等共同構成古代揖禮體系,不同形式對應不同身份與場合。

注:作揖時需雙手合抱前推,身體略躬,具體動作幅度因場合而異。該禮儀現已不常用,多見于文獻記載與傳統禮儀複原活動。

網絡擴展解釋二

旅揖

旅揖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旅”和“揖”兩個字組成。

1. 拆分部首和筆畫:旅(部首:方,筆畫:10);揖(部首:手,筆畫:12)。

2. 來源:旅揖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禮儀文化。旅為行走旅行之意,揖為行禮敬陪之意,合在一起表示在旅途中向人行禮緻敬。

3. 繁體:旅揖的繁體字為「旅揖」。

4.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今天略有不同,旅揖的古漢字寫法為「省揖」。

5. 例句:在古代,人們在走時常常向他人行旅揖,以示尊敬和禮貌。

6. 組詞:旅揖可以構成其他詞彙,如旅途、旅費、揖讓等。

7. 近義詞:旅揖的近義詞包括行禮、敬禮、拜禮。

8. 反義詞:旅揖的反義詞可以是不禮貌、無視、冷漠。

以上即為關于“旅揖”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的相關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