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履道裡的意思、履道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履道裡的解釋

洛陽 裡巷名。 唐 白居易 所居處。《舊唐書·白居易傳》:“﹝ 居易 ﹞於 履道裡 得故散騎常侍 楊憑 宅,竹木池館,有林泉之緻。” 清 錢謙益 《徐武靜生日賦贈八百字》:“重來 履道裡 ,旋憶 善和坊 。”亦省作“ 履道 ”。 唐 白居易 《晚歸府》詩:“晚從 履道 來歸府,街路雖長尹不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履道裡釋義

一、詞源與基本含義

“履道裡”為唐代洛陽城坊名,屬“履道坊”,是白居易晚年故居所在地。其名源自《周易·履卦》:“履道坦坦,幽人貞吉”,意為踐行正道、胸懷坦蕩,喻指君子之行。此處“裡”為古代基層行政單位(如裡坊制),故“履道裡”即取“履道”為名的居住區域。

二、曆史文化内涵

  1. 白居易故居标志地

    唐代詩人白居易(772–846)緻仕後定居履道裡,其《池上篇》序文詳載:“都城風土水木之勝在東南隅,東南之勝在履道裡”,并描述宅院“五畝之宅,十畝之園,有水一池,有竹千竿”,成為唐代文人園林生活的典範。

  2. 士大夫精神象征

    “履道”二字承載儒家倫理,呼應《禮記》“禮者,履也”的實踐精神。白居易以“履道裡民”自稱,彰顯其守道修身、歸隱田園的理想,賦予地名深厚的文化意蘊。

三、地理與考古實證

據宋代《河南志》及近代考古發現,履道裡位于隋唐洛陽城東南隅(今洛陽市獅子橋村東北),1992年發掘出白氏宅院遺址,出土刻有“履道坊”字樣唐代瓦當,印證文獻記載。

四、文學與曆史影響

白居易在履道裡創作大量閑適詩,如《履道居三首》,推動“中隱”思想傳播。該地名亦見于《舊唐書》《唐兩京城坊考》,成為研究唐代裡坊制度、文人生活及洛陽城市史的關鍵坐标。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華書局《周易譯注》(《履卦》釋義)
  2. 白居易《池上篇并序》(《白氏長慶集》卷六十九)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隋唐洛陽城:1959-2001年考古發掘報告》
  4. 李健超《增訂唐兩京城坊考》(唐代裡坊考據)

(注:因古籍原文無網絡鍊接,來源标注以權威出版物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

“履道裡”是古代洛陽的一個裡巷名稱,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1. 基本釋義
    指洛陽的裡巷名,拼音為lǚ dào lǐ,屬于地名性質詞彙。

  2. 曆史背景與名人關聯
    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在此居住。據《舊唐書·白居易傳》記載,他于履道裡購得散騎常侍楊憑的舊宅,此處環境幽雅,有“竹木池館,林泉之緻”。清代文人錢謙益的詩句“重來履道裡,旋憶善和坊”也提及此地,側面印證其曆史地位。

  3. 文學與地理意義
    履道裡不僅是白居易晚年的居所,還成為其詩作中常出現的意象。例如,白居易在《晚歸府》中寫道“晚從履道來歸府”,可見此地與其生活、創作密切相關。

  4. 現代釋義補充
    該詞在漢語詞典中多被解釋為洛陽的舊巷名,部分資料提到其與“履道坊”相關,但核心含義一緻。

總結來看,“履道裡”作為唐代洛陽的知名裡巷,因白居易的居住和文學描寫而被後世記載,兼具曆史與人文價值。

别人正在浏覽...

冰澈博通裁國蒼民成布丑惡大房山丹旒道擾店夥峨峨額設噶嘣該允龜莼貴驿鬼陣哈羅濠濮間想荷裳戶止迦堅茶寒減等禁戶計窮勢蹙拘悶駿材康荒萊妻老學庵兩劑了不得镠鐵六院隆私卯食蔑染木廠内主捏故甯方偏軍皮鞾青雯七損八傷齊心一力閃邊山島商功厮琅踏潮頹廢派徒勞無功途中窐孔帷鼎尾擊猥酒溫淡俠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