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食的意思、卯食的詳細解釋
卯食的解釋
卯飯。 宋 計有功 《唐詩紀事·周樸》:“諸僧晨粥卯食, 樸 亦攜巾盂廁諸僧下,畢食而退,率以為常。”
詞語分解
- 卯的解釋 卯 ǎ 地支的第四位,屬兔。 用于記時:卯時(早晨五點至七點)。卯正(早晨六點)。點卯。畫卯。 器物接榫的地方凹入的部分:卯眼。卯榫。 期限:比卯(中國清代催征錢糧,分期追比)。 筆畫數:; 部首:
- 食的解釋 食 í 吃:食肉。食欲。 吃的東西:食品。糧食。零食。豐衣足食。 俸祿:“君子謀道不謀食”。 日月虧缺或完全不見的現象:日食。月食。 食 ì 拿東西給人吃:食母(乳母)。 食 ì 用于人名:郦食其
網絡擴展解釋
“卯食”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mǎo shí,具體含義及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 字面解析:
“卯”為地支第四位,對應生肖兔,古代計時中代表早晨5點至7點(即“卯時”);“食”指吃飯。因此,“卯食”即卯時進餐的飯食,又稱“卯飯”。
2.曆史出處
- 該詞最早見于宋代計有功的《唐詩紀事·周樸》中記載:“諸僧晨粥卯食,樸亦攜巾盂廁諸僧下,畢食而退,率以為常。”。
描述唐代詩人周樸與僧人一同在卯時用齋的情景,說明“卯食”與古代寺院作息相關。
3.用法與語境
- 多用于古籍或特定曆史描述,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
- 例句(古籍引用):
“他每日卯食後便上山勞作。”(模拟擴展用法,非原文)
4.相關擴展
- 古代計時關聯:古人将一天分為十二時辰,卯時(5-7點)是晨起勞作、用飯的時段,故“卯食”反映了農耕社會的作息規律。
“卯食”是古代對卯時用餐的特定稱呼,多見于曆史文獻,現代語境中可結合“卯時”理解其時間含義。如需更完整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唐詩紀事》相關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卯食的意思
卯食是一個漢語詞語,多指清晨時分吃早餐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卯食的部首是口,總計9畫。
來源和繁體
卯食源自中國傳統文化,可以追溯到古代。在繁體字中,卯食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法中,卯食的部首“口”更像一個方框,上面還有頂部的橫線。
例句
1. 我每天早上都很準時地卯食,認為這對身體很好。
2. 他工作太忙,經常忘記卯食。
組詞
卯時、食物、卯、食欲、食品等。
近義詞
早餐、早飯。
反義詞
晚餐、午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