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島。舊稱島為海中之山,故雲。 三國 魏 曹操 《步出夏門行》:“東臨 碣石 ,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三國志·魏志·田豫傳》:“ 成山 無藏舟之處,輒便循海,案行地形,及諸山島,徼截險要,列兵屯守。”
關于“山島”的詞義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山島”指海島,源自古代将“島”視為海中孤立的山峰,故合稱“山島”。該詞多用于描述遠離塵嚣、環境幽靜的地理環境。
二、出處與文獻引用
三、實際應用與引申
四、其他說明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多保留于古詩文引用或特定地名中。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三國志》及曹操詩作原文。
《山島》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在水中孤立起來的小山。它由兩個漢字組成,并且劃分為兩個部分。
《山島》的部首是山(上部分)和島(下部分)。其中,山的拆解部首是山并有三個筆畫,島的拆解部首是山并有八個筆畫。
《山島》一詞的來源是在山和水相交的地方形成的小部分陸地,比如河流、湖泊、海洋等。這些地方通常被稱為山島。
《山島》的繁體字形為「山島」。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山島這個詞語可以寫作「山洲」、「山州」、「山沓」等不同的形式。這些寫法都表示相同的意思。
1. 這座山島被白色的沙灘和蔚藍的海水所環繞。
2. 在那個山島上,有一座古老的廟宇供人們祭拜。
與《山島》相關的組詞有:海島、島嶼、沙島、島嶼等。
與《山島》近義的詞語有:海島、小島、孤島、嶼島等。
與《山島》反義的詞語有:大陸、陸地、平原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