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内主的意思、内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内主的解釋

(1).古稱諸侯的夫人。《左傳·昭公三年》:“若惠顧敝邑,撫有 晉國 ,賜之内主,豈惟寡君,舉羣臣實受其貺。” 楊伯峻 注:“正夫人為内官之主,故雲内主。”《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回:“君内主尚虛,臣前與 齊侯 原有婚媾之約,事不容緩。”

(2).指皇後。《北史·後妃傳上·魏孝文廢皇後馮氏》:“昭儀規為内主,譖構百端,尋廢後為庶人。”

(3).身處于内,而與外部相呼應者。《國語·晉語三》:“殺其内主,背其外賂。” 南朝 陳 徐陵 《梁貞陽侯與陳司空書》:“若公為内主,方同 國子 之勳,餘以定家,得免 臧孫 之嘆,豈不功名富貴共保無疆!”《明史·宦官傳二·魏忠賢》:“ 忠賢 故騃無他長,其黨日夜教之, 客氏 為内主,群兇煽虐,以是毒痡海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内主"是漢語中具有曆史語義色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兩個層面:

一、古義指皇後或正妻

在封建禮制中,"内"代指宮廷或家庭内部,"主"意為主持事務者。該詞最早見于《左傳·昭公三年》"君有内主",指代國君的正室夫人。唐代《通典·職官》記載皇後統攝六宮,被稱為"内主"。該用法強調女性在家族或宮廷中的管理職能。

二、引申指内部主持者

隨着語義演變,詞義擴展為統管内部事務的核心人物。清代趙翼《陔餘叢考》使用"内主朝政"描述實際掌控朝局者。現代語境中可指企業、團體内部的決策主導者,如《現代漢語大詞典》釋義為"在内部起主導作用的人"。

詞源考證顯示,"内主"的構詞法遵循"方位+職能"的複合模式,與"外戚""中丞"等古漢語官職稱謂存在構詞共性。語音演變方面,"主"在中古漢語屬章母虞韻,現代普通話讀作zhǔ,與古音保持高度對應性。

網絡擴展解釋

“内主”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種含義:

  1. 諸侯的夫人
    指古代諸侯的正妻,因其在諸侯國内掌管内務,故稱“内主”。例如《左傳·昭公三年》記載:“賜之内主,豈惟寡君”,楊伯峻注:“正夫人為内官之主,故雲内主”。

  2. 皇後
    引申為對皇後的稱呼,強調其在宮廷内部的權威地位。如《北史·後妃傳》提到馮昭儀“規為内主”,即指其意圖成為皇後。

  3. 内部呼應者
    指身處内部并與外部勢力配合的人。如《國語·晉語三》中“殺其内主,背其外賂”,此處“内主”即指内部接應者。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例證,可參考《左傳》《北史》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愛迹寶玩北海油田伯奇儲元德信抵捍鞮鞪頂門一針東陵讀不舍手吠日風媚豐子恺俯步府榭港督革面斂手果馬好比橫川恒心侯王畫鄣家丑講處徼迎讦竊襟袂燼體菌類軍憲開扶狂貙老鷹聯席會議離薄嫠獨旅遊區蒙昧無知綿歎模略啟告趨舍山庫視履首稼疏勒死報嵩峻太史令天耳統計員微種無從置喙無害歍欽五色泥想穿相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