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魯衛之政的意思、魯衛之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魯衛之政的解釋

語出《論語·子路》:“ 魯 衞 之政,兄弟也。” 魯 是 周 朝 周公 的封國, 衛 是 周公 之弟 康叔 的封國,兩國的政治情況也像兄弟一樣差不多。因以比喻情況相同或相似。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 孟陽 、 景陽 ,才綺而相埒,可謂 魯 衞 之政,兄弟之文也。”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上》:“若必方於 左氏 也,非唯不可為 魯 衞 之政,差肩雁行,亦有雲泥路阻,君臣禮隔者矣。” 郭沫若 《從典型說起》:“大家都在争奪出版處,‘有奶便是娘’,于是便生出了在文化強盜頤使下從事文化運動的滑稽現象。這種滑稽和所謂‘官民合辦’其實是 魯 衛 之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魯衛之政"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典籍的成語,其核心含義是指兩件事物在性質、狀态或水平上非常相似或相當,常含有比較之意,且多用于形容事物間的相似性或同等(未必是高水平)的狀态。

一、成語釋義

  1. 基本含義:
    • 指魯國和衛國的政治狀況相似。魯國是周公(姬旦)的封國,衛國是周公的弟弟康叔(姬封)的封國,兩國在周初分封時地位相當,政治制度和文化傳統相近。
    • 引申義:後泛指兩件事物性質、程度或狀況非常相似或不相上下。使用時,常強調其“相似性”或“同等性”,這種同等未必是高水平,也可能是平庸或衰敗的同等狀态。例如:“這兩家公司的管理水平,簡直是魯衛之政。”

二、出處與典故

三、用法解析

  1. 強調相似性:主要用于比較兩個事物,指出它們在本質、水平或狀況上極其相似。
  2. 隱含比較:雖然核心是“相似”,但使用時往往帶有比較的語境,暗示兩者處于同一層次。
  3. 中性偏貶:該成語本身是中性描述,但在實際應用中,常用來形容兩個事物都處于不太理想或平庸的狀态(如政治腐敗、管理混亂等),因此有時帶有輕微的貶義色彩。當然,也可用于中性描述純粹的相似性。
  4. 現代應用:廣泛應用于描述國家、組織、團體、個人能力、事物狀态等在水平或性質上的相似性。例如:“這兩支球隊的實力是魯衛之政,難分伯仲。” 或 “他們的辦事效率,真可謂魯衛之政。”

四、權威辭書釋義佐證

“魯衛之政”是一個源自儒家經典《論語》的成語,形象地以魯國和衛國政治的相似性為喻體,引申指任何兩件事物在性質、水平或狀态上高度相似或不相上下,在現代漢語中仍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其權威性建立在《論語》這一核心典籍和曆代權威辭書的釋義基礎之上。

網絡擴展解釋

“魯衛之政”是一個源自《論語》的成語,其含義與曆史背景如下:

1.出處與基本含義

2.曆史背景

3.引申義與用法

4.權威性補充

參考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澳大利亞白肉鮑孤鴈本種屏聲靜氣不尴尬大海撈針蟷蜋殚精登侑東兔西烏蠹害諷說浮舟公共財産垢黩翰池寒蒲黃錢花瑞醬酻結诰君子好逑廥儲羅浮山陸遊模拓幕殿逆法暖池庖脍被發左衽辟國平西披檐譜表起忏丘成桐熱屍桑疇殇服升拔生育率時巡時樣松架送迎錢體訪惕驚桐鳳通訊録餧餓溫吞武昌魚匣費嫌犯詳殚笑迷迷謏聞謝公乞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