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庫藏的糧草。《新唐書·殷侑傳》:“戶口滋饒,廥儲盈腐,上下便安,請立石紀政。”
“廥儲”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廥儲(拼音:kuài chǔ)指庫藏的糧草,即儲存在倉庫中的糧食和草料。該詞由“廥”和“儲”組合而成:
該詞可見于《新唐書·殷侑傳》:“戶口滋饒,廥儲盈腐,上下便安,請立石紀政。”,意為因糧草儲備充足,百姓安居樂業,故立碑記錄政績。
若需進一步了解“廥”“儲”的詳細字義或文獻出處,可參考《說文解字》《史記》等古籍,或通過權威詞典工具查詢。
廥儲(kuài chǔ)是一個漢字詞,由“廥”和“儲”兩個字組成。
“廥”字的部首是“廣”,總筆畫數為11畫。
“儲”字的部首是“貝”,總筆畫數為15畫。
廥儲一詞源于中國古代,它是古代地方官職名稱的一種。在古代,《廥儲》指的是負責管理存糧庫的官員。同時,廥儲也可以泛指負責管理倉儲事務的官員。
在繁體中,廥儲的寫法為「廥儲」。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廥儲在古時候的寫法為「廥躇」,其中「廥」仍然保留11畫,“躇”的部首為“足”,總筆畫數為13畫。
1. 他是這個城市的廥儲,負責管理糧倉和倉儲事務。
2. 廥儲的工作是确保糧食安全,并管理儲備。
廥儲的相關詞彙有:
1. 廥事:指倉儲及糧食管理的事務。
2. 廥屬:指隸屬于倉儲部門的相關官員。
3. 儲備:指儲存備用的物品或資金。
廥儲的近義詞是倉儲官、糧倉管、儲藏官。
廥儲的反義詞是放任無心、草率大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