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被發左衽的意思、被發左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被發左衽的解釋

頭發披散不束,衣襟向左掩。古代指中原地區以外少數民族的裝束。亦借指中原地區的人受少數民族統治。《論語·憲問》:“微 管仲 ,吾其被髮左衽矣。” 劉寶楠 正義:“ 皇 疏雲:被髮,不結也。《禮》男女及時則結髮於首,加冠笄為飾, 戎 狄 無此禮但編髮被之體後也。”《後漢書·西羌傳·滇良》:“ 羌胡 被髮左袵,而與 漢 人雜處。” 晉 潘嶽 《西征賦》:“或被髮左袵,奮迅泥滓。”《舊唐書·高祖紀》:“今上天垂祐,時和歲阜,被髮左袵,并為臣妾。”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被發左衽”是一個源自古代文化、具有特定曆史内涵的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字面含義

二、文化内涵

  1. 民族分野:該成語最初用于描述中原地區以外少數民族的裝束,強調與華夏文明的差異。例如《論語·憲問》中,孔子言:“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意指若無管仲抵禦夷狄,中原文化可能被異族同化。
  2. 象征意義:在古代文獻中,“被發左衽”不僅指服飾差異,更隱喻文化落後或華夏正統文明的喪失,甚至引申為“淪為夷狄”的處境。

三、争議與考據

四、應用與演變

“被發左衽”濃縮了古代華夏民族對服飾禮儀的重視,以及以服飾區分文明與野蠻的觀念。其核心并非單純描述裝束,而是通過外在特征表達文化認同與價值觀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被發左衽的意思

被發左衽是一個成語,意指受人指使、被人左右擺布,失去自主權。它形象地比喻像衣服一樣被人穿戴。被發指的是後腦勺的發髻,左衽指的是穿衣服時将左邊的襟曲折蓋在右邊。

拆分部首和筆畫

被發左衽這個成語中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來源與繁體

被發左衽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易經·系辭下》中,意為受到自然力量的支配和束縛。這個成語在古代文人墨客中很常見,運用廣泛。繁體字為「被髮左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被發左衽這個成語的古文寫法為「被髮左襟」。其中的「被」字的髮旁表示頭發,「左」字的襟旁表示衣服的左邊。

例句

1. 他一直被發左衽,沒有自主權。

2. 政府的決策讓人感到被發左衽。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受害、無權、隨波逐流

近義詞:被蒙蔽、被擺布、受控制

反義詞:自主權、獨立、堅持己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