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物産富饒之地。《漢書·地理志下》:“﹝ 秦 地﹞有 鄠 杜 竹林, 南山 檀柘,號稱陸海,為九州膏腴。” 顔師古 注:“言其地高陸而饒物産,如海之無所不出,故雲陸海。”《水浒傳》第一○五回:“ 宛州 山水盤紆,丘原膏沃,地稱陸海。” 清 唐孫華 《夏日園居雜詠》之十:“陸海從來沃野多,居民竟未識嘉禾。”
(2). 南朝 梁 锺嵘 對 晉 代文學家 陸機 有“ 陸 才如海”之贊語。見《詩品》卷上。後因以“陸海”比喻富于文才。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别序》:“一言均賦;四韻俱成,請灑 潘 江,各傾 陸 海雲爾。”
(3).借指 陸機 ,以喻稱富于文才的人。 前蜀 貫休 《贈抱麻劉舍人》詩:“ 雙溪 逢 陸 海, 荊渚 遇 平津 。”
“陸海”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物産富饒之地
源自《漢書·地理志下》,指地勢高平且資源豐富的區域,如“秦地”因盛産竹木、礦産等,被稱為“九州膏腴”。顔師古注:“如海之無所不出,故雲陸海”。
比喻文才卓越
南朝梁锺嵘在《詩品》中稱贊晉代文學家陸機“陸才如海”,後以“陸海”代指才華橫溢之人。例如王勃《滕王閣序》中“請灑潘江,各傾陸海”即引此意。
借指陸機或文人
在文學作品中,“陸海”可特指陸機,或引申為富有文采的才子。如唐代貫休詩句“雙溪逢陸海”。
現代引申義
個别語境下也用于形容大陸海岸線,如“祖國的大陸海岸線是生命線”,但此用法較少見。
使用場景:多用于古典文學、曆史地理描述,或贊譽他人文才時。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陸海》是一個包含有兩個意思的詞彙,分别是陸地和海洋。它可以用來描述地球表面上兩個最主要的大型環境區域。
詞語《陸海》的拆分部首是〔阝〕(阜旁),它是一個常見的部首,表示與土有關的事物。《陸海》的筆畫數為十八畫。
《陸海》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三國演義》第十回中,它指的是曹操占據的陸地和劉備占據的海洋兩個不同的地理環境。後來這個詞就被廣泛使用,用來形容陸地和海洋兩個地球表面的主要區域。
在繁體字中,《陸海》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陸海》在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變化。
1. 中國是一個擁有廣闊陸海的國家。
2. 他的旅行計劃涉及跨越陸海。
3. 《飄》這部小說以南北戰争為背景,描繪了陸海之間的悲歡離合。
陸地、海洋、陸上、海岸、海灘、陸軍、海軍、陸路、海運、陸上交通、海底、大陸、海面等。
大陸、洲際、領土。
陸地的反義詞是海洋,海洋的反義詞是陸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