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露布的意思、露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露布的解釋

(1).不緘封的文書。亦謂公布文書。《東觀漢記·李雲傳》:“ 白馬 令 李雲 素剛,憂國,乃露布上書。” 三國 魏 曹操 《讓縣自明本志令》:“人有勸 術 ( 袁術 )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 宋 法常 《漁父詞》詞:“此事《楞嚴》嘗露布,梅華雪月交光處。”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 查如龍 ﹞為血書一通上 平西 ( 平西王 吳三桂 )……令一童子于王府上之。其意欲露布此書于人,脅王以不得不從之勢。”

(2).軍旅文書。(1)征讨的檄文。《三國志·魏志·王肅傳》“ 明 帝 時,大司農 弘農 董遇 等”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後 馬超 反, 超 劫 洪 ( 賈洪 ),将詣 華陰 ,使作露布。 洪 不獲已,為作之。司徒 鐘繇 在東,識其文曰:‘此 賈洪 作也。’”按, 清 趙翼 《陔馀叢考·露布》:“自 賈洪 作此讨 曹操 後,遂專用于軍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桓宣武 ( 桓溫 )北征, 袁虎 ( 袁宏 )時從,被責免官,會須露布文,喚 袁 倚馬前令作,手不輟筆,俄得七紙,殊可觀。” 清 陳夢雷 《贈秘書覺道弘五十韻》:“露布降封豕,琱戈掃孽鲸。”(2)告捷文書。《周書·呂思禮傳》:“ 沙苑 之捷,命為露布,食頃便成。”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露布》:“露布,捷書之别名也。諸軍破賊,則以帛書建諸竿上,兵部謂之露布。” 明 張四維 《雙烈記·從征》:“捷書不必通家信,露布先須達帝京。” 陳玉樹 《乙酉春有感》詩:“瘴海珠江馳露布,金戈鐵馬逐天驕。”

(3).泛指布告、通告之類。 三國 魏 曹操 《表論田疇功》:“又使部曲持臣露布,出誘胡衆。”《資治通鑒·唐懿宗鹹通九年》:“ 龐勛 自謂無敵於天下,作露布,散示諸寨及鄉村。” 王蒙 《歌神》五:“大街上貼出了通緝‘現行反革命分子’ 艾克蘭穆 的露布,露布右上方還有他的一寸半身照。”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露布,作為漢語詞彙,具有特定的曆史含義和演變過程,主要包含以下核心解釋:

  1. 公開宣布的文書;布告、通告: 這是“露布”最基礎的含義。指不封緘、公開張貼或宣告的文書,内容多為捷報、檄文、政令等,目的是讓大衆知曉。古代軍事上取得勝利後,常将捷報書寫在帛上或木闆上,高高懸挂,露而不封,快速傳遞或公開展示,故稱“露布”。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露布”詞條釋義一;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露布”詞條。

  2. 特指檄文或軍中捷報: 在具體應用上,“露布”常特指兩種文書:

    • 檄文: 征讨敵人時發布的聲讨文書,用以揭露對方罪行,宣揚己方正義,鼓舞士氣。因其需要廣泛傳播以達震懾和宣傳效果,故采用露布形式。來源:《辭源》(第三版),“露布”詞條釋義二;參考古代文獻如《三國志》裴松之注引《典略》中關于陳琳為袁紹作檄文,“琳作諸書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頭風,是日疾發,卧讀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數加厚賜。後太祖平邺,謂陳琳曰:‘君昔為本初作檄書,但罪狀孤而已,何乃上及父祖邪?’琳謝罪。太祖愛其才而不咎。琳之所作,今見在者凡數十篇。琳徙門下督。有集十卷。” 其中檄文常以露布形式發布。
    • 捷報: 軍隊獲勝後,為迅速傳播勝利消息、鼓舞軍民士氣而發布的緊急戰報。因其傳遞迅速且公開,也稱為“露布”。如《後漢書·李雲傳》李賢注:“露布,謂不封之也,并以寫檄,插羽毛,冀疾速也。”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露布”詞條釋義二;《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古代兵器與軍事技術分冊》相關條目。
  3. 引申為公開、昭示: 由“公開宣布”這一基本特征引申,“露布”有時也用作動詞或具有動詞意味,表示“公之于衆”、“昭示天下”的意思。來源:參考古代文學作品及史書中的用法,如“露布罪狀”等表述。

“露布”的核心含義是不封緘、公開宣布的文書,尤其特指古代用于發布檄文或傳報軍事捷報的官方文件。其特點在于内容的公開性和傳播的迅捷性,目的是讓信息迅速廣為人知。這個詞生動體現了古代信息傳播的一種重要方式。

網絡擴展解釋

“露布”一詞在不同曆史時期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基本含義

  1. 公開文書
    指不緘封的文書,内容可公開傳閱。例如:

    • 漢代用于臣民上書或帝王诏令,如《後漢書》記載李雲“露布上書”,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中提及“露布天下”。
    • 宋代法常《漁父詞》中“露布”亦指公開的佛經釋義。
  2. 軍事文書
    特指軍中捷報或檄文:

    • 魏晉南北朝時期,露布多用于傳遞軍事捷報,以帛書或木闆書寫,懸挂于高竿公示,稱為“露版”。
    • 隋唐時期形成固定禮儀,如《隋書》記載平陳後“以驿上露布”,并召集百官宣示。
  3. 布告類文書
    泛指公開的通告、檄文或海報,如地方政令、檄文等。


二、曆史演變與使用場景


三、其他引申含義


四、特點總結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後漢書》《隋書》等古籍,或專題研究文獻(參考、3、6)。

别人正在浏覽...

安土重遷拜杖扳援報喏迸堦蓖麻蠶不奈何刬舊謀新馳空斥屏赤菟刺船調沃佛盤複牌羔犢根本智漢字輸入技術黑不溜鳅昏醟呼朋引類嘉句醬齊牋劄借面吊喪進道金雞獎謹省謹畏隽楚居仁由義老帳兩限房遼海故家靈壽螺巵慢聲吞氣貌像眄伺滅絶墓阙泥坯漚泊盆湯認雞作鳳人生何處不相逢日南至榮名三野賞官伸腿說媒紅夙孤肅治塘壩唐溪頹墉文绉绉饷酬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