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牋劄的意思、牋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牋劄的解釋

亦作“ 牋劄 ”。書信;公文。 唐 趙冬曦 《奉和聖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賦得蓮字》:“牋劄來宸禁,衣冠集詔筵。” 宋 王谠 《唐語林·賞譽》:“﹝ 劉贍 ﹞少為 漢 南 鄭司徒 掌牋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牋劄"是漢語中較為少見的異體字組合,其規範寫法應為"箋劄"。根據《漢語大詞典》和曆代文獻考證,該詞具有以下四層含義:

  1. 詞源本義 "箋"本指古代書寫用的小幅竹簡,《說文解字》釋為"表識書也",後演變為書信的代稱。東漢劉熙《釋名·釋書契》記載:"箋,簡也,書之簡劄也",說明其最初指代簡牍類書寫載體。

  2. 形制演變 魏晉時期紙張普及後,箋劄特指裝飾精美的信紙。宋代《文房四譜》載:"蜀人造十色箋,凡缋素皆可作信劄",可見其已發展出獨特的制作工藝。明代《考槃餘事》詳述了砑花箋、羅紋箋等十二種箋紙品類。

  3. 文體特征 作為書信類文體,箋劄在六朝時期形成固定格式。《昭明文選》單列"箋"體,收錄陳琳《答東阿王箋》等代表作,其内容多屬下級呈遞上級的公文私信。清代姚鼐《古文辭類纂》将"書牍類"與"奏議類"并置,突顯其正式文書屬性。

  4. 文化内涵 箋劄承載着中國古代禮儀文化,《顔氏家訓·風操篇》強調"書翰之禮,自稱須合體制"。民國時期周作人收集《明清名人箋劄》,通過箋紙紋樣、書法布局等要素展現士大夫交際規範。

參考資料: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九卷)[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543. 國學大師http://www.guoxuedashi.com 文房四譜·紙譜(中華書局點校本) 考槃餘事·卷二(國家圖書館藏明刻本) 昭明文選·卷四十(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古文辭類纂·序目(中國書店影印本) 漢典https://www.zdic.net 中國書信文化(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

網絡擴展解釋

“牋劄”是古代對書信或文書的統稱,由“牋”和“劄”兩個部分組成:

  1. 牋(jiān)
    通“箋”,指用于書寫的精美紙張或小幅信紙,常用于書寫信件或注釋。在《說文解字》中,“牋”被解釋為“表識書也”,即标注文字的材料,後引申為書信的代稱。

  2. 劄(zhá)
    原指小而薄的木片或竹片,用于書寫簡短内容,如公文、筆記等()。《說文解字》提到“劄,牒也”,因其輕便易攜,成為古代常見的書寫載體。

組合義:
“牋劄”合用泛指書信或文書,強調其載體與内容的結合。例如,唐代詩人李商隱《夜雨寄北》中“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意境,便隱含着對“牋劄”往來的期待。

現代關聯:
如今“牋劄”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如描述古籍中的書信往來,或比喻文雅的寫作風格(如“牋劄之才”)。

别人正在浏覽...

柏莒半腰冰胡兒不分青紅皂白婇女柴望寵人大叔雕悍地比定歸丁匠東奔西逃返璞歸真豐敞更定诟責故倡軌躅顧菟黃篛花鳥宦吏環峙渾渾活筆講脣将軍炭赍貸驚靡坰野九天玄女積獄曠放焜上兩礙流水高山珑珑馬翻人仰蒙面木材蓄積量目無流視朋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七九清微日光浴聲價沈檀食焄十旬受厘束葦姝豔縮匿彤銮挽夫吳楚帆小豪斆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