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牋劄的意思、牋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牋劄的解釋

亦作“ 牋劄 ”。書信;公文。 唐 趙冬曦 《奉和聖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賦得蓮字》:“牋劄來宸禁,衣冠集詔筵。” 宋 王谠 《唐語林·賞譽》:“﹝ 劉贍 ﹞少為 漢 南 鄭司徒 掌牋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牋劄”是古代對書信或文書的統稱,由“牋”和“劄”兩個部分組成:

  1. 牋(jiān)
    通“箋”,指用于書寫的精美紙張或小幅信紙,常用于書寫信件或注釋。在《說文解字》中,“牋”被解釋為“表識書也”,即标注文字的材料,後引申為書信的代稱。

  2. 劄(zhá)
    原指小而薄的木片或竹片,用于書寫簡短内容,如公文、筆記等()。《說文解字》提到“劄,牒也”,因其輕便易攜,成為古代常見的書寫載體。

組合義:
“牋劄”合用泛指書信或文書,強調其載體與内容的結合。例如,唐代詩人李商隱《夜雨寄北》中“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意境,便隱含着對“牋劄”往來的期待。

現代關聯:
如今“牋劄”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如描述古籍中的書信往來,或比喻文雅的寫作風格(如“牋劄之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牋劄的意思

牋劄(zhé zhá)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寫信或筆記的紙張。

拆分部首和筆畫

牋劄的拆分部首是牜(牛部)和印(卩部),總共有6個筆畫。

來源

牋劄一詞最早出現在《廣韻》這本古代的字書中。它是由字義相近的兩個詞語組合而成,其中“牋”是指用于寫信或文字的紙張,“劄”則是指寫字或記事的本子。合在一起形成了“牋劄”一詞。

繁體

“牋劄”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與簡體中文一緻,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是對于“牋劄”這個詞來說,其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例句

1. 他在一張牋劄上寫下了他的心情。

2. 我昨天收到了他寄來的一封牋劄。

組詞

紙牋、劄記、書牋、牋紙、信牋、卡片牋等。

近義詞

傳紙、書函、書寫、函件。

反義詞

口信、口信函、口頭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