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南至的意思、日南至的詳細解釋
日南至的解釋
指冬至日。夏至以後,日躔自北而南;冬至以後,又自南而北。故冬至日又稱“日南至”。《左傳·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杜預 注:“ 周 正月,今十一月,冬至之日,日南極。” 唐 韓愈 《息國夫人墓志銘》:“年若幹, 元和 七年甲子日南至,以疾卒。”《舊唐書·太宗紀下》:“十一月甲子朔,日南至,有事於圓丘。”
詞語分解
- 日的解釋 日 ì 離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稱“太陽”):日月星辰。日晷(?)(古代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陽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 白天,與“夜”相對:日班。
- 南至的解釋 即冬至。《逸周書·周月》:“惟一月既南至,昏昴畢見,日短極,基踐長,微陽動於黃泉,陰降慘於萬物。” 朱右曾 校釋:“冬至日在牽牛,出赤道南二十四度,故曰南至。”《左傳·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
網絡擴展解釋
“日南至”是古代對冬至的别稱,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一、基本定義
“日南至”指冬至日,即太陽運行至黃道最南端(南回歸線)的日期。夏至後太陽逐漸南移,冬至時到達最南點,此後開始北返,故稱“日南至”。
二、天文學依據
- 太陽軌迹:冬至日太陽直射南緯23.5度(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日影最長,之後太陽北移。
- 節氣演變:該概念最早見于東周時期,與“日北至”(夏至)共同構成古代節氣體系的基礎,後納入《呂氏春秋》八節氣之一。
三、文獻記載
- 經典引用:《左傳·僖公五年》記載“日南至”,指周曆正月的冬至日;《漢書·律曆志》等史書亦多次提及。
- 詩詞用例:陸遊《辛酉冬至》中“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以及元代柯九思的題記均以“日南至”代指冬至。
四、文化意義
古人認為冬至是“陽氣始生”的轉折點,象征陰陽循環重啟,故稱“大吉之日”。曆代帝王常于此日舉行祭天儀式,如《舊唐書》記載唐太宗冬至祭天活動。
五、相關擴展
- 名稱對比:夏至稱“日北至”,冬至稱“日南至”,兩者反映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規律。
- 現代對應:公曆中冬至通常在12月21日至23日之間,2025年冬至為12月22日。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節氣體系或文獻原文,可查閱《左傳》《漢書》等典籍,或參考漢典等權威釋義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日南至》的意思
《日南至》是一個成語,意為太陽從南方至北方。
《日南至》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日南至》的拆分部首是日和至,總共有12個筆畫。
《日南至》的來源
《日南至》來源于《論語·子罕篇》:“問于宰我,曰:‘什麼謂也?’對曰:‘唯不中悶,似與‘至’者乎!’”意為問宰我:“什麼叫做‘至’?”宰我回答:“唯有不過于恬淡悶悶的人,才有可能達到‘至’的狀态。”這裡的“至”就是指太陽從南方到北方。
《日南至》的繁體字
《日南至》的繁體字為《日南至》。
古時候《日南至》的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日南至》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相同。
《日南至》的例句
他的熱情像太陽一樣,從南方至北方灑遍全世界。
《日南至》的組詞
沒有與《日南至》相關的組詞。
《日南至》的近義詞
太陽南照北往
《日南至》的反義詞
日出東方,至西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