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椐。可為手杖及馬鞭。《山海經·海内經》:“靈壽實華。” 郭璞 注:“靈壽,木名也,似竹,有枝節。” 三國 吳 陸玑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其柽其椐》:“椐,樻。節中腫,似扶老。今靈壽是也。今人以為馬鞭及杖。 弘農 共北山 有之。”
(2).借指手杖。 南朝 梁 到溉 《饷任新安班竹杖因贈》詩:“邛竹藉舊聞,靈壽資前職。” 宋 劉克莊 《朝中措·元質侍郎生日》詞:“雖老不扶靈壽,有時更上蒲輪。”
靈壽是一個具有多重釋義的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方面含義:
一、植物名稱
靈壽木是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的樹種,其木質堅硬且枝幹自然彎曲,常被加工為手杖。據《山海經·海内經》記載:“靈壽實華,草木所聚。”該樹木因紋理特殊且輕便耐用,漢代《西京雜記》曾描述其“長九尺,屈曲似靈壽杖”,成為古代貴族階層常用的助行器物。
二、地域名稱
靈壽是河北省石家莊市下轄的縣,其名稱最早見于《漢書·地理志》。據《元和郡縣志》記載,該地因戰國時期趙武靈王葬于境内且盛産靈壽木得名。該縣自西漢初年(公元前206年)置縣,至今已有2200餘年曆史,境内現存中山國都城遺址、幽居寺塔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印證了其深厚的曆史文化積澱。
“靈壽”一詞的解釋可分為詞義和地名兩個層面:
植物屬性
靈壽木是一種古老樹種,其特點為枝節自然彎曲,無需人工加工即可制成手杖。據《山海經》記載,靈壽木外形“似竹有枝節”,頂端彎曲適合抓握()。
實用功能
古代多用于制作老人手杖(稱“靈壽杖”)或馬鞭。漢代文獻記載,漢平帝曾賜太師孔光靈壽杖,成為尊老象征()。
文化寓意
因“靈”有敏捷聰慧之意,“壽”象征延年,故被賦予“助老者敏思祛病、延年益壽”的吉祥含義()。
河北省靈壽縣因盛産靈壽木得名,自西漢初年(公元前206年)置縣,名稱沿用至今。其地理特征為太行山東麓狹長地帶,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說,滹沱河、慈河等水系貫穿全境()。
蘇轼、柳宗元等文人均在詩作中提到靈壽杖,如蘇轼《景純複以二篇仍次其韻》以“靈壽扶來似孔光”表達對長者的敬重()。
提示:若需了解靈壽縣詳情(如旅遊景點、曆史遺迹),可進一步查看、10、12的完整内容。
百則幫口保送别筵部辦補過拾遺儳儳償寃逞勢趁火搶劫陳年抽進褡連殚空道邊苦李燈炷冬瘟峨阙符谶伏特加改俗哥老會格裡曆官渡柳貫系害勝橫惡回溪阪校勘挾書夾注狂暴髡發煉石補天另當别論靈桌流彩謎氛民俗缪陋南極老排解飄萍斷梗批擣迫究前赴後繼前流歉年淺屑窮歲棋枰敺捶忍忍儒硎三魚豕負塗水砦投稿汙口橫衊纖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