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龍衮的意思、龍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龍衮的解釋

(1).天子禮服。上繡龍紋。《禮記·禮器》:“禮有以文為貴者:天子龍衮,諸侯黼,大夫黻。”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廟》詩:“五聖聯龍衮,千官列雁行。” ********* 《紅燭·藝術底忠臣》:“無數的人臣,仿佛真珠攢在藝術之王底龍衮上。”

(2).古代上公服。《禮記·王制》“制:三公一命卷” 漢 鄭玄 注:“卷,俗讀也,其通則曰衮。三公八命矣,復加一命則服龍衮,與王者之後同。” 孫希旦 集解:“卷與衮同,衮冕,九章之服也。三公八命,服鷩冕,加一命則為上公而服衮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龍衮(lóng gǔn)是漢語中特指古代帝王所穿禮服的專稱,又稱“衮服”或“衮龍袍”。其核心含義與形制特征如下:

  1. 帝王禮服的專稱

    指中國古代天子在祭祀、朝會等重大典禮時所穿的繡有龍紋的最高等級禮服。《周禮·春官·司服》明确記載:“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則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則衮冕。”鄭玄注:“衮,卷龍衣也。” 其名稱中的“龍”直接點明了服飾的核心紋飾,“衮”則源于“卷曲”之意,形容龍身盤繞的形态。

  2. 形制與紋章象征

    龍衮以玄衣(黑色上衣)纁裳(赤黃色下裳)為基本形制,衣身主要裝飾“升龍”(昂首上升的龍)、“降龍”(俯首下降的龍)紋樣,并配以“十二章紋”(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等十二種象征帝王德行的圖案)。《尚書·益稷》載:“予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繪)……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 十二章紋系統至周代趨于完備,成為龍衮不可或缺的禮制符號。

  3. 皇權與天命的象征

    龍衮是“君權神授”思想的物質載體。龍作為神話中司掌雲雨、通天的神獸,被賦予帝王化身的意義;十二章紋則分别象征光照、穩重、應變、文采等統治德行。穿着龍衮即昭示天子受命于天、統禦四方的合法性。《禮記·禮器》有“天子龍衮”之載,孔穎達疏雲:“龍衮,畫龍于衮衣也。” 其色彩、紋飾均嚴格遵循禮制,不可僭越。

  4. 典籍中的文學意象

    在文學作品中,“龍衮”常借代帝王或隱喻至高權位。如《詩經·豳風·九罭》:“我觏之子,衮衣繡裳”,以“衮衣”指代周公;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廟》:“冕旒當秀發,旌旆盡飛揚”亦暗喻帝王威儀。


參考文獻來源

  1. 《周禮注疏》(中華書局點校本)
  2. 《尚書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
  3. 《禮記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整理本)
  4. 《詩經集傳》(朱熹撰,中華書局版)

網絡擴展解釋

“龍衮”是古代中國服飾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具體含義及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龍衮(拼音:lóng gǔn)指古代帝王或上公的禮服,以繡有龍紋為特征,象征至高無上的權力與尊貴地位。其名稱由“龍”(象征皇權)和“衮”(華美禮服)組合而成,合稱“龍衮”。

二、形制與象征

  1. 服飾特征

    • 形制為盤領、右衽、黃色,袍身繡有九條龍紋,前後各三,兩肩各一,襟内藏一,體現“九五之尊”的帝王象征。
    • 不同等級官員服飾有别:天子穿龍衮,諸侯用黼(斧形紋),大夫用黻(雙獸紋)。
  2. 使用範圍

    • 主要為天子禮服,但在特殊禮儀中,三公(最高官職)加封後也可穿着龍衮,與帝王同規格。

三、文化引用

古代文獻與詩詞中常見對龍衮的描寫,例如:

四、延伸含義

“龍衮”也被引申為君主尊號的代稱,或形容地位顯赫、莊重華美的事物。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禮記》或相關古代服飾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柏黃豹袪辯才無閡筆錄逼切嬖禦人蟬聯廚萐次蟗戴目亸翠販夫俗子法署分陰訃書膏粱纨袴絙人鈎膠懷清台還不錯話意胡打海摔将軍府家叔記錄片精楷鲸吞虎噬巾栉救時厲俗拒絕濬遐坎兒井苛殃快人快語昆崗濫塵臉龐厘祀流黃流水席輪人虜庭貓頭筍昧瞀木罂缶逆閹彭殇欺羽失候售奸獸爐守鼜甩袖子肅機踏跷騰騰兀兀晚晚危樓嚣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