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流黃的意思、流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流黃的解釋

(1).褐黃色。《文選·江淹<别賦>》:“慙幽閨之琴瑟,晦高臺之流黃。” 李善 注引《環濟要略》:“間色有五:紺、紅、縹、紫、流黃也。”《西京雜記》卷二:“ 會稽 歲時獻竹簟供禦,世號為流黃簟。” 宋 高似孫 《緯略》卷七:“ 潁子顔 曰……中央土,土色黃,黃加黑為流黃,流黃為中央之間色。” 章炳麟 《訄書·序種姓上》:“凡地球以上,人種五,其色黃、白、黑、赤、流黃。”

(2).褐黃色的物品。特指絹。《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九·相逢行》:“大婦織綺羅,中婦織流黃。” 明 鄭若庸 《玉玦記·擄掠》:“[丑]手執流黃。[浄]你會織作,一發從我罷。” 清 周宸藻 《浪淘沙》詞:“玉梭和淚織流黃,蹙得遠山眉又淺,怕整殘妝。”

(3).玉名。《淮南子·本經訓》:“甘露下,竹實滿,流黃出而朱草生。” 高誘 注:“流黃,玉也。”

(4).香名。《太平禦覽》卷九八二引 三國 吳 康泰 《吳時外國傳》:“流黃香出 都昆國 ,在 扶南 南三千餘裡。”

(5).即硫黃。《文選·張衡<南都賦>》:“赭堊流黃。” 李善 注引《本草經》:“石流黃生 東海 牧陽山 谷中。” 前蜀 貫休 《送僧歸日本》詩:“流黃山火著,碇石索雷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流黃”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需結合曆史文獻和語境理解。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顔色含義

  1. 褐黃色
    指黃與黑混合的間色,屬于傳統五間色之一(绀、紅、缥、紫、流黃)。例如《别賦》中“晦高台之流黃”即形容台閣被褐黃色籠罩的景象。

  2. 淡黃色絲織品
    特指黃色的絹帛。如《相逢行》中“中婦織流黃”,描述婦女紡織黃色絲絹的場景。


二、物品指代

  1. 玉石
    《淮南子》記載“流黃出而朱草生”,高誘注“流黃”為玉名,象征祥瑞。

  2. 香名
    古代文獻中曾将“流黃”作為香料名稱,具體成分已不可考。

  3. 硫黃(化學元素)
    現代語境下,“流黃”通“硫黃”,指一種黃色非金屬元素。例如章太炎在描述人種時提到“黃、白、黑、赤、流黃”,此處借代硫黃色。


三、其他引申


“流黃”本義為顔色,後衍生出絲織品、玉石等具體物品的指代,并與硫黃形成通假。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尤其在古代文學中多用于營造色彩意象。更多文獻例證可參考《漢典》《淮南子》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流黃》的意思

《流黃》是一個指代黃色的詞語,表示顔色上接近于黃色、呈現帶有明亮的黃色調的狀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流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氵」和「黃」。其中,「氵」是水的部首,表示與水相關;「黃」則是一個獨立的字,表示顔色的名稱。

根據《康熙字典》記載,「黃」字的總筆畫數為 11 畫。

來源和繁體

《流黃》來源于古代對顔色的表述。在古代的文獻中,黃色有時被形容為流動的黃色。因此,造成了「流黃」作為形容詞的出現。

《流黃》的繁體寫法和簡體寫法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代的金文和篆文中,「黃」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但整體的形狀結構基本相似。

例句

1. 她穿着一件流黃色的連衣裙,顯得格外亮眼。

2. 播種的季節到了,整片田地都被一片流黃色的麥苗所覆蓋。

組詞

流黃色、流黃斑、流黃河、流黃水、流黃赤、流黃色調

近義詞

明黃、鮮黃、金黃

反義詞

深黃、暗黃、渾濁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