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危樓的意思、危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危樓的解釋

高樓。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沮水》:“危樓傾崖,恒有落勢。” 南朝 梁 徐悱 《古意酬到長史溉登琅邪城》詩:“脩篁壯下屬,危樓峻上幹。” 唐 李端 《度關山》詩:“危樓緣廣漠,古竇傍 長城 。”《柳泉》1983年第4期:“那連雲廣廈、摩天危樓下,比肩繼踵排隊購票的人……縱貫 九龍 ,橫溢 香江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危樓”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含義,需結合時代背景和具體用法區分:

一、現代常用義:危險建築物 指存在安全隱患、可能倒塌的樓房或建築。成因包括結構老化(如短樁、外牆剝落)、自然災害(地震、山體滑坡)、違規施工(如僭建、鹹水樓)等。此類危樓需通過專業評估,輕微情況可修繕,嚴重時需拆除,否則業主需承擔法律責任。

二、古代文學義:高聳的樓閣 常見于詩詞中,形容極高或險峻的樓宇。例如:

補充說明
“危”的古義包含“高”與“險”雙重含義,因此“危樓”在古代既可指物理高度,也隱含險峻感(如北魏《水經注》中“危樓傾崖,恒有落勢”)。現代語境下則完全側重安全性問題,需注意古今異義的區别。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危樓

危樓是一個形容詞短語,意為危險的樓房或搖搖欲墜的建築物。

部首和筆畫

危字的部首是十,總筆畫數為6。

樓字的部首是木,總筆畫數為13。

來源

危樓一詞最早出現在《紅樓夢》第三十五回中。在小說中,它是賈府中一座腐朽的舊樓的名稱,象征着賈府衰敗的現狀。

繁體

繁體字“危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危字的上部寫作“兀”(讀音wù),下部寫作“卩”(讀音jié)。

樓字的上部寫作“@”,下部寫作“木”。

例句

1. 這座危樓已經年久失修,日久天長,變得不堪一擊。

2. 他們将要出租的是一座危樓,建議遠離。

組詞

危房、危橋、危害、樓房、樓梯、樓上、樓下。

近義詞

搖搖欲墜的樓、腐朽的建築物。

反義詞

堅固的建築物、穩定的樓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