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遠貌。《藝文類聚》卷八引 晉 應貞 《臨丹賦》:“陟綿岡之迢邈,臨窈谷之濬遐。”
“濬遐”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多寫作“浚遐”,意為“深遠的樣子”。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晉代應貞的《臨丹賦》:“陟綿岡之迢邈,臨窈谷之濬遐。”,意為“登上綿延高遠的山岡,俯瞰幽深遙遠的山谷”。
字形說明
“濬”是“浚”的異體字,現代多統一用“浚”。古文獻中兩者常互通,如《藝文類聚》引文即作“濬遐”,而部分版本作“浚遐”。
擴展建議:若需了解具體古文用例或相關詞彙(如“迢邈”“窈谷”),可進一步查閱《藝文類聚》或《昭明文選》等典籍。
濬遐(jùn xiá)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拓寬、開拓、開闊。
濬遐的部首為氵(三點水),其拆分為兩個部分:氵和奄。氵為水的部首,奄為右邊的部首。
濬遐的筆畫數為13劃。
濬遐一詞來源于古代漢語,一般以複合詞的形式出現。在繁體字中,濬遐是「濬遐」。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并不一定與現代相同。對于濬遐這個詞,在古代可能會寫成「濬夏」等形式,但意思相同。
以下是一些濬遐的例句:
1. 他通過不斷學習開拓自己的眼界,使視野更加濬遐。
2. 這座城市的發展得益于對外開放政策的濬遐。
3. 他的旅行經曆豐富了他的見聞,使他的心胸更加濬遐。
一些與濬遐相關的詞語有:
1. 深遠、廣闊、遼闊(近義詞)
2. 狹隘、狹窄、受限(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