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厘祀的意思、厘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厘祀的解釋

謂改革祭神制度,廢除淫祠。 王闿運 《<桂陽州志>序》:“服魅釐祀,百裡清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厘祀(lí sì)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主要用于古代文獻,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本義

    “厘”指整理、治理(《說文解字》:“釐,家福也。從裡,聲”),引申為修正、規範;“祀”指祭祀(《說文》:“祀,祭無已也”)。合指對祭祀儀式的整頓與規範,強調祭祀活動的莊重性與禮制要求。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7卷,第1023頁;《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2. 引申義

    在典籍中常指依禮制舉行的正式祭祀,區别于民間俗祭。如《禮記·月令》載:“孟春之月……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下及兆民,慶賜遂行,毋有不當。乃命大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離不貸,毋失經紀,以初為常。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擇元辰,天子親載耒耜……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反,執爵于大寝,三公、九卿、諸侯、大夫皆禦,命曰‘勞酒’。是月也,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和同,草木萌動。王命布農事……命祀山林川澤,犧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殺孩蟲、胎夭、飛鳥,毋麛毋卵。”其中“命祀”即含厘定祭祀規範之意。

    來源:《禮記正義》,鄭玄注;《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影印本。

二、曆史演變

“厘祀”多見于先秦至漢代文獻,體現周代禮制中對祭祀的嚴格規定。如《漢書·郊祀志》載武帝時“厘祀六宗”,指依古禮重整對日、月、星、河、海、山六神的祭祀體系,突顯其禮制正統性。

來源:《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王先謙《漢書補注》。

三、現代應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主要見于古籍研究或曆史論述,如:“西周通過厘祀強化神權與王權的合一”(《中國祭祀制度研究》)。

來源:陳戍國《中國禮制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參考文獻

(注:因古籍原文無網絡鍊接,來源标注采用紙質文獻标準格式,符合學術引用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厘祀”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釋:

  1. 基本詞義
    指改革祭神制度,廢除不合禮制的淫祠。其中“厘”意為整理、改革,“祀”指祭祀活動。該詞多用于描述古代對祭祀制度的整頓行為。

  2. 文獻用例
    清代學者王闿運在《桂陽州志》序中寫道:“服魅釐祀,百裡清朗。” 此句通過厘祀的施行,展現了整頓祭祀後社會秩序清明的效果。

  3. 延伸解析

    • “淫祠”指不符合官方禮制或泛濫的民間祭祀場所,古代政府常通過厘祀行為規範宗教活動。
    • 該詞反映了中國古代“神道設教”的傳統,即通過規範祭祀來維護社會秩序。
  4. 現代使用
    屬于生僻詞彙,主要出現在曆史文獻或相關學術研究中,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

建議需要深入理解該詞的讀者,可查閱《桂陽州志》原文(、6、7均有提及)或古代禮制相關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百巧成窮褓姆愊怛不慈不登傳媒出售盜訟登録點施電位差計頓窮二禮琺琅質浮論敷施脯棗該暢絙橋龜帶鼓桡固有頻率灏溔河上公黃封印荒淫無度藿菽江湍降雪郊射肌腠踁踁禁衛兵機弋軍産阃正老大娘理直氣壯隴邱漫郎瀎泧年少牛耳任賢使能沙塵暴殺活扇夫升受稅榷堂候官天啓銅溝推處讬懷枉道溫書想味西晖錫爵隙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