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龙衮的意思、龙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龙衮的解释

(1).天子礼服。上绣龙纹。《礼记·礼器》:“礼有以文为贵者:天子龙衮,诸侯黼,大夫黻。”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 ********* 《红烛·艺术底忠臣》:“无数的人臣,仿佛真珠攒在艺术之王底龙衮上。”

(2).古代上公服。《礼记·王制》“制:三公一命卷” 汉 郑玄 注:“卷,俗读也,其通则曰衮。三公八命矣,復加一命则服龙衮,与王者之后同。” 孙希旦 集解:“卷与衮同,衮冕,九章之服也。三公八命,服鷩冕,加一命则为上公而服衮冕。”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龙衮(lóng gǔn)是汉语中特指古代帝王所穿礼服的专称,又称“衮服”或“衮龙袍”。其核心含义与形制特征如下:

  1. 帝王礼服的专称

    指中国古代天子在祭祀、朝会等重大典礼时所穿的绣有龙纹的最高等级礼服。《周礼·春官·司服》明确记载:“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郑玄注:“衮,卷龙衣也。” 其名称中的“龙”直接点明了服饰的核心纹饰,“衮”则源于“卷曲”之意,形容龙身盘绕的形态。

  2. 形制与纹章象征

    龙衮以玄衣(黑色上衣)纁裳(赤黄色下裳)为基本形制,衣身主要装饰“升龙”(昂首上升的龙)、“降龙”(俯首下降的龙)纹样,并配以“十二章纹”(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等十二种象征帝王德行的图案)。《尚书·益稷》载:“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绘)……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 十二章纹系统至周代趋于完备,成为龙衮不可或缺的礼制符号。

  3. 皇权与天命的象征

    龙衮是“君权神授”思想的物质载体。龙作为神话中司掌云雨、通天的神兽,被赋予帝王化身的意义;十二章纹则分别象征光照、稳重、应变、文采等统治德行。穿着龙衮即昭示天子受命于天、统御四方的合法性。《礼记·礼器》有“天子龙衮”之载,孔颖达疏云:“龙衮,画龙于衮衣也。” 其色彩、纹饰均严格遵循礼制,不可僭越。

  4. 典籍中的文学意象

    在文学作品中,“龙衮”常借代帝王或隐喻至高权位。如《诗经·豳风·九罭》:“我觏之子,衮衣绣裳”,以“衮衣”指代周公;杜甫《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冕旒当秀发,旌旆尽飞扬”亦暗喻帝王威仪。


参考文献来源

  1. 《周礼注疏》(中华书局点校本)
  2. 《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
  3. 《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整理本)
  4. 《诗经集传》(朱熹撰,中华书局版)

网络扩展解释

“龙衮”是古代中国服饰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具体含义及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龙衮(拼音:lóng gǔn)指古代帝王或上公的礼服,以绣有龙纹为特征,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尊贵地位。其名称由“龙”(象征皇权)和“衮”(华美礼服)组合而成,合称“龙衮”。

二、形制与象征

  1. 服饰特征

    • 形制为盘领、右衽、黄色,袍身绣有九条龙纹,前后各三,两肩各一,襟内藏一,体现“九五之尊”的帝王象征。
    • 不同等级官员服饰有别:天子穿龙衮,诸侯用黼(斧形纹),大夫用黻(双兽纹)。
  2. 使用范围

    • 主要为天子礼服,但在特殊礼仪中,三公(最高官职)加封后也可穿着龙衮,与帝王同规格。

三、文化引用

古代文献与诗词中常见对龙衮的描写,例如:

四、延伸含义

“龙衮”也被引申为君主尊号的代称,或形容地位显赫、庄重华美的事物。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礼记》或相关古代服饰研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俺家的谤讥暴令常备军称羡重衾串珠打勾当路塞电目點汙帝世蜂蛾风扫扶床赙送干首感应后汉候卒浑身解数健武机牙涓辰倦飞君鱼保境栏竿浪仙乐只敛揫旅骨濛胧密密层层年登花甲捏揣荓蜂潜居期高轻灵穹仪丘明之疾三澣山崩钟应少年宫少文深到生子饰非养过实习生水令死教随荫通带头上末下王永民中文电脑研究所尾鬣瓮牖文章伯悟空稀里花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