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名。 唐 代稱尚書左右丞。 唐 劉禹錫 《送張盥赴舉》詩:“火後見琮璜,霜餘識松筠;肅機乃獨秀,武部亦絶倫。”《舊唐書·職官志一》:“ 龍朔 二年二月甲子,改百司及官名。改尚書省為中臺,僕射為匡政,左右丞為肅機。”《新唐書·楊纂傳》:“ 纂 從子 昉 , 武後 時為肅機。”
肅機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語義深度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兩個角度解析:
一、官職名稱 唐代官制中,"肅機"為尚書左右丞的别稱,專指處理中央行政機要事務的職位。《漢語大詞典》明确記載該詞"即尚書左右丞。唐龍朔二年改左右丞為肅機,鹹亨元年複舊"(來源:《漢語大詞典》第9冊)。《舊唐書·職官志》亦佐證此官職職能為"掌辯六官之儀,糾正省内,劾禦史舉不當者",突顯其監察百官、肅清朝政的核心職能。
二、字義組合解析 從構詞法分析:
該詞的語義演變體現了漢語詞彙從具體官職到抽象行為特征的延伸過程,具有重要的漢語史研究價值。現代語境中雖已不作為常用詞,但在研究唐代職官制度及古典文獻時仍屬關鍵術語。
“肅機”一詞在漢語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和文獻來源綜合理解:
官職名稱(主要含義)
指唐代尚書省的左右丞,屬于中央行政機構的重要職位。
成語含義(較少見,需謹慎考證)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對機密事務保密嚴密”,由“肅”(嚴肅)和“機”(機密)組合而成,但此用法在古籍中未找到明确依據。
注意: 若涉及古文閱讀,建議以官職解釋為主;若現代語境使用“肅機”,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案抏拜既白皎皎半元音褊直毖祀嬖僮駁難成慶陳維崧鉏翦楚招竄跑發氣飛棋廣張害眼橫批環遶較好潔練吉普女郎九儀急先谲狯開方斂刃離間利馬落土絡緯逆鋒婗子骈邑貧産千般青叢琴瑟失調窮漂球圖铨闱散局傷亡山瓢扇仙勝因奢逸爽宕霜姿四禅松圓縮手旁觀貼司魏勃掃門僞軍溫恂無暨小馮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