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濟貧院的意思、濟貧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濟貧院的解釋

舊時收容救濟窮人的慈善機構。 曹禺 《日出》第二幕:“你看他辦學校,開工廠,辦濟貧院,這還不是好人做的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濟貧院是舊時收容和救濟窮人的慈善機構,主要功能是為貧困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濟貧院(拼音:jì pín yuàn)指通過收容、物資援助等方式幫助貧困群體的公益性場所,常見于19世紀至20世紀初的社會救濟體系。

  2. 曆史背景

    • 起源于英國,最早可追溯至亨利三世時期(1217-1272年),但初期主要由教會主導。例如,教皇St. Gregory曾将十一稅用于社會救濟。
    • 在中國近代,濟貧院多由地方士紳或慈善組織設立,如曹禺話劇《日出》中提到的“辦濟貧院”情節,反映了其社會作用。
  3. 社會意義與争議
    濟貧院雖體現人道關懷,但實際運作中常因條件嚴苛、管理僵化引發争議。例如,英國濟貧院曾因強制勞動和惡劣環境飽受批評,但也為貧困群體提供了生存保障。

如需進一步了解濟貧院的具體案例或國際差異,可參考相關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濟貧院》的意思

《濟貧院》指的是一種古代設立的貧困人士救助機構或慈善機構。它提供食宿、醫療、教育等基本生活保障和幫助,旨在幫助那些生活貧困、無法自食其力的人們。

拆分部首和筆畫

《濟貧院》這個詞可以拆分為:濟(水)+貝(貝字底部的幾點橫畫)+院(阝+完整的月字)。

它由3個部首組成:水(shuǐ)部、貝(bèi)部、阝(fù)部。

《濟貧院》共有14個筆畫,其中“濟”部2畫,“貝”部4畫,“院”部8畫。

來源與繁體

《濟貧院》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在工商業和社會福利還不完善時,貧困人士往往無依無靠,生活困難。為了幫助他們,一些有心善舉的人們設立了濟貧院,以提供基本的生活救助。

《濟貧院》的繁體漢字寫法為「濟貧院」,字形相似但書寫方式有些差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濟貧院》這個詞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變化。根據曆史文獻記載,有時會将字首的“濟”寫作“濟”,也有将“濟”寫作“済”的情況。不過,無論寫法如何變化,所指的都是相同的慈善機構。

例句

1. 唐代民間設立了許多濟貧院,為貧困人民提供食宿和醫療救助。

2. 這座濟貧院可以容納數百人,給予他們溫暖和希望。

組詞

1. 濟苦扶傾:幫助那些在困境中的人們。

2. 赈貧救困:為貧困人士提供援助和幫助。

3. 施粥點草:為貧困人口提供食物和基本的生活物資。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救濟站、救助所、慈善機構。

反義詞:富裕家庭、奢華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