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蓮的别名。 宋 張師正 《倦遊雜錄·無花果》:“木饅頭為無花果,味甘酸,食之發瘴, 嶺 南尤多,州郡多取為茶牀高飣,故雲公筵多飣木饅頭。”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木蓮》:“薜荔、木饅頭、鬼饅頭。 時珍 曰:木蓮、饅頭,象其實形也。”
“木饅頭”是桑科榕屬植物薜荔(Ficus pumila)的果實别稱,其解釋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名稱由來與别名 該名稱源于其果實形态:未成熟時呈梨形或倒卵形,表面密布絨毛,形似饅頭。文獻記載中,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提到“象其實形”而得名()。另有涼粉果、鬼饅頭、木蓮等20餘種别名,多與形态或藥用特性相關()。
二、植物學特征 作為攀援灌木,其葉兩型:不結果枝的葉小而薄,結果枝的葉大而厚,呈卵狀心形。果實成熟時頂部有臍狀凸起,内部含衆多細小瘦果()。
三、藥用價值 中醫認為其性平味甘,歸腎、胃、大腸經,主要功效包括:
四、食用與禁忌 果實可制涼粉(故稱涼粉果),但孕婦禁用,可能引發流産()。入藥多煎湯或制丸散,建議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需注意:古籍中偶将無花果誤稱為木饅頭(),實為兩種不同植物。
木饅頭是指用木材制成的饅頭或模具。
木饅頭的拆分部首為木,共有4畫。
木饅頭一詞源于中國傳統的食物饅頭,因為是用木材制成的,所以稱為木饅頭。
繁體字中木饅頭的寫法為「木饅頭」。
古時候,木饅頭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
1. 他用木饅頭做了一個漂亮的雕刻作品。
2. 我喜歡用木饅頭做糕點,口感更加香甜。
木制、木料、饅頭、制作、模具
木面包、木餅、木質面團
面饅頭、石饅頭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