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寬恕;饒恕。《後漢書·史弼傳》:“ 弼 為政特挫抑彊豪,其小民有罪,多所容貸。” 唐 韓愈 《黃家賊事宜狀》:“假如盡殺其人,盡得其地,在於國計不為有益。容貸羈縻,比之禽獸,來則捍禦,去則不追,亦未虧損朝廷事勢。”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九:“ 李公明 曰:‘ 孔中丞 道輔 初以太常博士知 仙源縣 ,諸 孔 犯法,無所容貸。’”《明史·彭韶傳》:“監局内臣數以萬計,利源兵柄盡以付之,犯法縱奸,一切容貸,此防微之道未終也。”
“容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釋:
基本含義
“容貸”由“容”(寬容、容忍)和“貸”(寬恕)組合而成,核心含義為寬恕、饒恕。例如《後漢書》記載:“小民有罪,多所容貸”,指對有過錯者給予寬容處理。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文獻中,描述治理者或當權者對犯錯者的寬容态度。如唐代韓愈在奏章中提到對叛亂者“容貸羁縻”,主張以寬恕策略代替武力鎮壓。
與現代詞彙的差異
需注意,“容貸”與“借貸”無關,部分現代解釋(如“經濟借貸中的寬容”)可能是對字面的誤解。其本義始終圍繞“寬恕”展開。
例句參考
“容貸”是古漢語中表示寬恕的特定詞彙,常見于曆史文獻,需結合語境理解其“寬容處理”的深層含義。
《容貸》是一個漢語詞彙,它是由兩個字組成的。
《容》的意思是允許、包容,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心胸寬廣,能夠容納各種不同的事物。
《貸》的意思是借出、借入或借款,通常用來描述借貸款項的行為。
因此,《容貸》的意思就是允許或者包容借款的行為。
《容貸》這個詞的部首是“⺈”和“貝”,分别屬于肉部和貝部。
“⺈”是一個左右結構的部首,表示與肉有關的字;“貝”是一個上下結構的部首,表示與貝貝貴重物品有關的字。
《容》的總筆畫數是5,由“宀”、“㇆”、“㇑”和兩個“一”字組成。
《貸》的總筆畫數是11,由“⺈”、“㇉”、“亅”、“⺆”、“⺆”、“⺆”、“一”和四個“丨”字組成。
《容貸》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晚,可以追溯到現代漢語。在早些時候的文獻中很少見到這個詞的使用。
由于《容貸》是一個現代詞彙,所以沒有明确的繁體字形。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一些差别。如果要将《容貸》這個詞用古代漢字寫出來,可能會有以下幾種寫法:
容:罔、肜
貸:貸、䙮、䜊
不同的古代寫法可能有一些細微的差别,但都能表示相同的意思。
1. 他是個心地善良的人,總是願意給予朋友一些容貸。
2. 銀行對于小企業的申請往往比較容貸,更有利于他們的發展。
組詞:容忍、容納、容許、貸款、貸方、貸款人
近義詞:寬容、包容、寬大、借貸、借款、借錢
反義詞:拒貸、拒絕、不予借貸、債務、欠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