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楓膠的意思、楓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楓膠的解釋

即楓脂。《太平禦覽》卷九八二引 三國 魏 曹操 《内誡令》:“房室不潔,聽得燒楓膠及蕙草。” 唐 陸龜蒙 《邺宮詞》之一:“ 魏武 平生不好香,楓膠蕙炷潔宮房。”參見“ 楓脂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楓膠”一詞主要有兩方面的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1. 本義指楓樹樹脂
    即楓樹分泌的膠狀物質,又稱“楓脂”。這種天然樹脂在古代多用于藥用或香料,例如:

    • 三國時期曹操在《内誡令》中提到用楓膠清潔宮房()。
    • 唐代陸龜蒙的詩句“楓膠蕙炷潔宮房”也印證了其作為香料的用途()。
  2. 引申為成語比喻團結互助
    現代語境中,“楓膠”被賦予象征意義,形容人們在困境中相互扶持、共同克服困難的精神。例如用于團隊協作或社會團結的場景()。該用法可能與楓膠黏合特性相關,但需注意此釋義多見于網絡詞典,傳統文獻中較少出現。

補充說明:關于楓膠的物理性質,其幹燥後可能形成類似琥珀的物質,古代文獻《金樓子》曾記載“楓脂千歲為琥珀”()。如需進一步考證曆史用途,可參考《太平禦覽》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楓膠》一詞意思是指從楓樹中提取的膠質物質。它用于制作膠水、膠帶等粘合劑或醫藥領域中的成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楓膠》的部首是木字旁,總共有10畫。 來源:《楓膠》一詞的來源是由于楓樹含有一種黏稠的物質,可以提取出膠狀物質,因此得名。 繁體字形:《楓膠》這個詞的繁體字形為「楓膠」。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楓膠的寫法可能有些不同,但意思相同。 例句:小明用楓膠将兩張紙粘在一起。 組詞:楓葉,膠水,膠帶,膠質等。 近義詞:楓樹膠,膠狀物質。 反義詞:溶解劑,分離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