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地勢高曠。 宋 曾鞏 《筠州學記》:“相州之東南,得亢爽之地,築宮於其上。” 宋 王安石 《信州興造記》:“ 營州 之西北亢爽之墟,以宅屯駐之師。” 明 方孝孺 《龜岩隱居記》:“石旁土田,衍沃可耕,而山勢亢爽,風氣固密,初無築室於茲者。”
(2).謂天高氣爽。《儒林外史》第四六回:“此時正是九月初五,天氣亢爽。”
(3).謂性格直爽。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 熙甫 但能擺落纖弱,以亢爽居勝地耳;其實外腴中枯,靜扣之,無一語出自赤心。” 柯靈 《香雪海·序一》:“我很欣賞他的亢爽和直言不諱,我将把它當作暮鼓晨鐘,督促自己加緊工作。”
“亢爽”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以下三類:
指地形高而開闊,適合建築或居住。例如:
形容天氣晴朗、空氣清爽。例如:
指人性格坦率、豪邁。例如:
該詞既可描述自然環境的開闊與氣候的宜人,也可用于贊美人的率真性格。其用法多見于古代文獻,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但仍有文學或書面表達的價值。
《亢爽》是一個表示情緒激動、興奮的詞語。它常用來形容人在某種情境下感到非常興奮、激動或充滿激情。
《亢爽》這個詞的拆分部首為亠(頭部)和爽(音訓)組成。其中亠部為頭部偏旁,爽為真正的字義。根據《康熙字典》,爽的部首是爻(火)。
《亢爽》這個詞共有12個筆畫,亠部占2個筆畫,爽部占10個筆畫。
《亢爽》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詩經》,其中有一篇名為《正月》的篇章寫到:“亢亢者“,意思是激動、興奮,如同節日新年之時人們的歡快心情。
《亢爽》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亢爽」。
在古代,亢爽這個詞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康熙字典》中記載的古漢字形态,亢的寫法為「亢」,爽的寫法為「爽」。這也是該詞的早期寫法。
1. 看到自己的夢想成真,她心情亢爽得難以言喻。
2. 踏上比賽舞台,他感到全身充滿了亢爽的力量。
3. 在演唱會上,觀衆們的熱情讓整個氣氛變得亢爽起來。
亢奮、亢忙、亢旱、亢進、爽快、爽朗、爽目、爽心等。
熱情、激情、興奮、狂喜、歡快。
平靜、冷靜、低落、沮喪、郁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