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箕瓢的意思、箕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箕瓢的解釋

傳說 許由 隱居 箕山 之下, 颍水 之陽,躬耕自食,以手掬飲,人遺一瓢,挂于樹,風吹曆曆作聲,以為煩,遂棄之。見 明 敬虛子 《小隱書·許由》。因以“箕瓢”為隱居思靜之典。 唐 李鹹用 《覽文僧卷》詩:“調高非 郢 《雪》,思靜礙 箕 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箕瓢”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典故和引申義兩個層面解釋:

一、典故來源(主流解釋)

箕瓢源自許由隱居的傳說。據明敬虛子《小隱書·許由》記載:

二、引申含義(次要解釋)

部分資料(如)提到“箕瓢”可引申為貧窮卑微的生活狀态:

三、文學應用

唐代詩人李鹹用曾在《覽文僧卷》中寫道:“思靜礙箕瓢”,借“箕瓢”表達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印證了該詞在古典文學中的典故用法。

“箕瓢”核心含義與隱逸文化相關,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指向。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小隱書·許由》或《詩經》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箕瓢》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箕瓢》是一個漢字詞語,它一般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容器有限,不能容納太多物品。它比喻一個人的能力、才智、承受力有限,不能勝任過多的事務或責任。

拆分部首和筆畫

《箕瓢》的拆分部首是簡體字中的“竹”部,繁體字中的“⺮”部。它的筆畫數為7,其中“箕”的筆畫數為11,而“瓢”的筆畫數為19。

來源

《箕瓢》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獻。在《左傳·襄公二十一年》一文中,有這樣的記載:“谏守不實,是以申之如箕瓢”。在古代,箕瓢是農民用來捧揚五谷的器具,因此,用箕瓢來比喻能力有限、承受力不夠的人,形象生動。

繁體

《箕瓢》的繁體字是「箕瓢」,它保留了簡體字中的結構和意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箕瓢》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和現代并沒有太大的差異。

例句

1. 他的管理能力隻能稱得上是箕瓢之才。

2. 在這個急需高效執行力的項目中,他顯然承受不了壓力,完全是個箕瓢。

組詞

除了作為獨立詞語使用外,箕瓢也常常出現在一些組詞中,例如:

- 箕瓢之才:指能力有限的人。

- 箕瓢之見:指眼光狹窄、見識有限的人。

- 箕瓢之交:指交情淺薄、不牢固的朋友。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才力有限、能力不足、力有不逮

反義詞:天賦異禀、才華橫溢、能力十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