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赤甲的意思、赤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赤甲的解釋

(1).紅色的甲。古代谶緯家謂為帝王受命的祥瑞。語本《尚書中候》:“龍馬銜甲,赤文緑色,甲似龜背,袤廣九尺,上有列宿鬥正之度,帝王録紀興亡之數。”見 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鳳鳥不至, 河 不出圖” 唐 孔穎達 疏引。 唐 陳子昂 《為陳禦史上奉和秋景觀競渡詩表》:“青雲出 洛 ,爰開受命之符;赤甲榮 河 ,終禦興王之寶。”

(2).亦作“ 赤岬 ”。山名。在 四川 奉節 東。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江水一》:“ 江水 又東逕 赤岬城 西,是 公孫述 所造,因山據勢,周迴七裡一百四十步,東高二百丈,西北高千丈,南連基 白帝山 ,甚高大,不生樹木,其石悉赤。土人雲如人袒胛,故謂之 赤岬山 。” 唐 杜甫 《赤甲》詩:“蔔居 赤甲 遷居新,西見 巫山 楚 水春。” 清 王士禛 《登白帝城》詩:“ 赤甲 白鹽 相向生,丹青絶壁鬭峥嶸。”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赤甲在漢語中主要有三重含義,以下從詞典釋義、典籍出處及文化延伸角度分述:


一、字源本義:赤色甲胄

指古代将士穿戴的紅色铠甲,象征勇武或特殊身份。

典籍依據:

《說文解字》釋“赤”為“南方色也”,象征火與征戰;“甲”為“铠也”,即護身戰甲。古代軍隊中,赤甲多用于精銳部隊或将領标識,如《後漢書》載赤甲軍為漢代禁衛軍。

來源:《說文解字注》卷十赤部、卷十四甲部;《後漢書·光武帝紀》


二、地理專名:赤甲山

特指長江三峽瞿塘峽口的赤甲山(今屬重慶奉節),因山石赭紅如披甲得名。

文獻記載:

《水經注·江水》載:“江水又東徑赤甲城西,山甚高峻,石皆赤色。” 其與白鹽山對峙,形成夔門“雄甲天下”之景。杜甫《夔州歌十絕句》詠:“赤甲白鹽俱刺天,闾閻缭繞接山巅。”

來源:《水經注》卷三十三;《杜工部集》卷十四


三、文化引申:赤甲之喻

  1. 忠勇象征

    赤色在五行屬火,對應忠義品格。文天祥《正氣歌》“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以“丹心”喻忠烈,赤甲由此引申為剛毅氣節。

    來源:《文山先生全集》卷十四

  2. 秋日丹楓

    詩詞中常以“赤甲”喻深秋紅葉。陸遊《醉中到白崖而歸》雲:“赤甲白鹽三峽路,楓林橘樹丹青合”,借山名轉寫層林盡染之景。

    來源:《劍南詩稿》卷五


綜合釋義:

“赤甲”本為軍事術語,後因自然景觀與文化積澱,衍生為地理專名(赤甲山)及忠勇、秋色的詩意符號,體現了漢語詞彙從具象到抽象的演變脈絡。

網絡擴展解釋

“赤甲”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綜合多個來源信息整理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帝王祥瑞象征
    指紅色的甲殼,古代谶緯家認為這是帝王受命于天的祥瑞。此說法源自《尚書中候》記載的“龍馬銜甲”傳說,甲殼上有星宿圖案和王朝興亡的預言。唐代陳子昂在文賦中曾用“赤甲榮河”暗喻帝王基業。

  2. 山名
    位于四川奉節東,又名“赤岬山”。因山石赤紅、形似人袒露肩胛而得名,北魏郦道元《水經注》和杜甫詩中均有提及。杜甫《赤甲》詩雲:“蔔居赤甲遷居新,西見巫山楚水春”。

二、補充說明

以上信息綜合自古代文獻及詩詞注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水經注》《杜詩詳注》等原始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安安心心抱怨葆臧八帙不避湯火不憤不啟裁賜長命吵翻從臣粗放大庭廣衆東丁發政風險資金負諾敷衍了事幹麨鼓髯孤逸河水不洗船後市煌扈胡鬧呼鷹台檢柅結跏荊樸積勚季祖母君位看上冷竈煉風連遱伶工蠡勺南烏拈酒鳥膏哦呵棚頭跷車戎衣嬗代贍養神湛骨寒螫蜂松皮脯酸風所緣緣所至填街天倪通番通慧屠維挽賃相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