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書的意思、才子書的詳細解釋
才子書的解釋
清 金聖歎 稱其所批點的書。 清 金聖歎 《讀第六才子書<西廂記>法》:“僕昔因兒子及甥姪輩,要他做得好文字,曾将《左傳》、《國策》、《莊》、《騷》、《公》、《穀》、《史》、《漢》、 韓 、 柳 、三 蘇 等書,雜撰一百餘篇,依 張侗初 先生必讀古文舊名,隻加‘才子’二字,名曰‘才子必讀書’,蓋欲望讀之者必為才子也。”
詞語分解
- 才的解釋 才 (③④纔) á 能力:才能。口才。這人很有才幹。 指某類人(含貶義):奴才。蠢才。 方,始:昨天才來。現在才懂得這個道理。 僅僅:才用了兩元。來了才十天。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子書的解釋 古時圖書四部分類法的子部書籍,如《老子》、《墨子》、《荀子》、《韓非子》等書 詳細解釋指圖書四部分類法中的子部書籍。如《老子》、《墨子》、《荀子》等。參見“ 子部 ”。
網絡擴展解釋
“才子書”是明清時期的重要文學概念,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金聖歎評點的“六才子書”
清初文學評論家金聖歎将自己批點的六部經典稱為“才子書”,包括:
- 《莊子》(道家經典)
- 《離騷》(屈原的楚辭代表作)
- 《史記》(司馬遷的史學巨著)
- 杜甫律詩(唐代詩歌典範)
- 《水浒傳》(四大名著之一)
- 《西廂記》(王實甫的元雜劇代表作)
金聖歎認為這些作品體現了“文成于難”的創作精神,需嘔心瀝血方能完成。這一評選打破了傳統經史子集的界限,将小說、戲曲與經典并列,對後世文學批評影響深遠。
二、民間衍生的“十才子書”
清代江南地區流行将描寫才子佳人故事的小說統稱為“才子書”,其中較著名的“十才子書”包括:
- 《三國演義》《好逑傳》《玉嬌梨》等通俗小說
這類作品以文人愛情故事為主,風格浪漫,但文學地位不及金聖歎評選的六部經典。
概念辨析
需注意:金聖歎的“六才子書”是文學批評術語,而“十才子書”屬于民間通俗文學分類,二者性質不同。前者因權威評選成為文化符號,後者更多反映市井閱讀趣味。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才子書》一詞的意思十分有趣。它指的是那些以“才子”或聰明才智者為主題的書籍。我們來拆解一下它的部首和筆畫。其中,“才”這個字由“手”部和“才”部組成,它的部首是“扌”,總共有3劃。而“子”這個字是一個獨立的字,它的部首是“子”,隻需2劃即可書寫。所以,《才子書》一詞總共有5個漢字。
《才子書》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們對才子的追捧與贊美常常以書籍的形式表達出來,從而形成了這個詞彙。在繁體字中,它的字形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在有些許不同。例如,《才子書》一詞中的“子”,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是“孖”,而非現在常見的“子”。這是因為古代的漢字發展與變化經曆了漫長的曆史,字形也有了一定的變化。
我們來看幾個例句,來更好地理解《才子書》這個詞。例如,他寫的這本《才子書》真是聰明才智者的最佳寫照。還有一個例句是,我喜歡閱讀《才子書》,因為它們總是充滿了智慧和趣味。
關于組詞,我們可以使用“才子”和“書”這兩個詞彙來組合成新的詞彙。例如,“才子作品”、“書法才子”等都是可以使用的詞彙。
近義詞方面,與《才子書》相近的可以是“文人書”或者“才華書”。而反義詞很難找到一個确切的對應詞彙。
希望以上回答能詳盡解答你的問題。如果還有其他疑問,請隨時提出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