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篇卷的意思、篇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篇卷的解釋

指書籍。 晉 葛洪 《抱樸子·釋滞》:“道書之出於 黃 老 者,蓋少許耳,率多後世之好事者,各以所知見而滋長,遂令篇卷至於山積。”《隋書·經籍志一》:“俗儒趨時,益為其學,篇卷第目,轉加增廣。”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一》:“《舊唐書》志後序雲:‘ 三代 之書,經 秦 殆盡。 漢武帝 、 河間王 始重儒術,於灰燼之餘,拾纂亡散,篇卷僅而復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篇卷”是一個漢語複合詞,主要用于古代文獻和典籍領域,其含義可從構成它的兩個單字“篇”和“卷”的本義及組合後的引申義來理解:

  1. “篇”的本義與引申:

    • 本義: 指古代書寫用的竹簡或木簡編聯成冊的單位。古代文章寫在竹簡上,為便于閱讀和保存,将寫好的竹簡按順序用皮條或繩子編聯起來,稱為“一篇”。《說文解字》釋“篇”為“書也”,段玉裁注:“書,箸也。箸于簡牍者也。亦謂之篇。古曰篇,漢人亦曰卷。”
    • 引申義: 由此引申為具有獨立内容或完整結構的文章、著作的單位。例如一首詩、一篇文章、一部書中的獨立章節都可稱為“一篇”。如《詩經》三百篇。
  2. “卷”的本義與引申:

    • 本義: 指可以卷起來的帛書或簡冊。在紙張發明和普及之前,帛(絲織品)也是一種重要的書寫材料。帛書柔軟,可以卷起來收藏,故稱為“一卷”。《說文解字》釋“卷”為“厀曲也”,本義是膝蓋彎曲,引申為把東西彎曲裹成圓筒形,故用于指卷起來的書籍。
    • 引申義: 隨着書寫材料從簡帛過渡到紙張,裝訂形式也從編簡、卷軸演變為冊頁(線裝書),但“卷”作為書籍分冊或分部的單位名稱被保留下來。一部大書往往分成若幹“卷”。例如《史記》一百三十卷。
  3. “篇卷”的複合含義:

    • 泛指書籍、著作: “篇”和“卷”都是書籍的計量或構成單位,組合成“篇卷”後,常用來泛指書籍、典籍、著作本身。它強調的是書寫成文、裝訂成冊的文獻整體。例如:“博覽篇卷”(廣泛閱讀各種書籍)。
    • 指書籍的章節或分冊: 有時也具體指書籍中的不同部分或分冊。例如一部書可能包含若幹“篇”或若幹“卷”。
    • 強調文獻的實體形式與内容: 這個詞本身就帶有古代書籍物質形态(簡冊、卷軸)的痕迹,同時也指代其承載的文字内容。

“篇卷”的核心含義是指書籍、著作或其中的章節分冊。它既反映了古代書籍的物質載體形式(編聯的簡冊或卷起的帛書/紙卷),也指代了這些載體所承載的文字内容整體或部分。在現代漢語中,它主要作為一個較為書面化、帶有古雅色彩的詞彙,用于泛指書籍文獻。

引用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

“篇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定義

“篇卷”指書籍或文獻的統稱,尤其用于描述古代典籍的篇章和卷冊。該詞強調書籍的篇章結構與内容積累,常見于曆史文獻中。


二、構成分析

  1. “篇”與“卷”的單獨含義

    • 篇:指獨立成章的文章,如《詩經》中的“周南篇”;
    • 卷(juàn):原指可卷起的帛書或竹簡,後演變為書籍的計量單位,如“上卷”“下卷”。
  2. 組合後的引申義
    合稱“篇卷”時,既指書籍的物理形态(卷冊),也包含内容層面的豐富性,如《隋書·經籍志》中“篇卷第目,轉加增廣”即描述書籍篇幅的擴展。


三、出處與演變


四、使用場景

  1. 形容書籍數量龐大,如“篇卷僅而復存”(《舊唐書》);
  2. 指代内容豐富的作品,如文辭華美的詩文或學術著作。

“篇卷”是古漢語中強調書籍篇章與卷冊的詞彙,兼具形式與内容的雙重含義。現代語境中多用于文學或曆史研究領域,需結合具體文獻理解其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阿阜懊憹曲傍人籬落北京話卑細贲寵餅子蔔楞不準楚宮棰搒道茀典洽苻秦挂褡過索诃詈鶴魚後子花朶槐豆渙衍湖泊教典揭席荩籌箕山之節酒望決明科任酹祝冷凝量處涖喪厘替龍牙軸漏窗路徑落土僻錯辟難齊東野語锓梓染坊榮名軟木瑞應車三風賞賢使能少擋無系社鼷石榴裙四攻貪蠹塘岸鞓紅巍峨洧津卧底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