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銅鑄造的仙人像。(1)指 漢武帝 時所作以手掌舉盤承露的仙人。 唐 李賀 《金銅仙人辭漢歌序》:“ 魏明帝 青龍 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 漢孝武 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 唐 諸王孫 李長吉 遂作《金銅仙人辭漢歌》。” 清 孫枝蔚 《陸放翁研歌為畢載積題》詩:“古來得失何事無,金銅仙人來 魏 都。”(2)指漏壺上指示時刻的仙人像。《文選·陸倕〈新刻漏銘〉》“銅史司刻,金徒抱箭” 唐 李善 注:“ 張衡 漏水轉渾天儀制曰:蓋上又鑄金銅仙人,居左壺;為胥徒,居右壺。皆以左手抱箭,右手指刻,以别天時早晚。”
“金銅仙人”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的一個典故性意象,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金銅仙人”既是曆史實物,又是文學符號,承載着古代帝王對長生的追求、政權變遷的悲怆,以及文人對時間與命運的哲思。如需進一步了解李賀詩作的具體内容或相關詩詞引用,可參考古籍《三輔黃圖》《文選》及李賀詩集注本。
《金銅仙人》是指一種傳說中可以從金銅材料中煉制出的神奇仙人像。這種仙人形象有着極高的美學價值和寓意,被人們廣泛認為是貴族財富、吉祥和幸運的象征。
《金銅仙人》這個詞由三個漢字組成:
1. 金 (jīn) - 由 "金" 部首和四畫組成,表示黃金或者金屬。
2. 銅 (tóng) - 由 "钅" 部首和14畫組成,表示青銅或者銅材質。
3. 仙 (xiān) - 由 "亻" 部首和三畫組成,表示仙人、神仙。
《金銅仙人》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文化和民間傳說。在古代,人們相信金銅材料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制作成能夠降福增壽的仙人像,常常被用作貴族的收藏品或者禮物。繁體字寫法為「金銅仙人」。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差異。《金銅仙人》的古漢字寫法為「釒銅仙人」。
1. 我家裡有一尊五彩斑斓的《金銅仙人》,它是我爺爺從古迹中帶回來的。 2. 這座寺廟裡供奉着一對《金銅仙人》,遊客們常常前來祈福。
組詞:金銅、銅像、仙人像
近義詞:銅仙、金仙
反義詞:木仙、石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