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急急如律令 ”。
“急急如令”是“急急如律令”的簡寫或變體,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該詞源自漢代公文用語,意為“立即執行命令,如同法律般不可違抗”,強調事情的緊迫性和權威性。後多用于道教咒語或符箓中,用以命令鬼神迅速執行指令。
需注意該詞與“急急如律令”的關聯性,後者更完整且常見。若需進一步了解道教咒術或漢代公文術語,可參考古籍《太平經》或漢代簡牍文獻。
急急如令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迅速地執行命令或者行動。
它的拆分部首是⺷(心)和⺈(丑),總計7畫。心字是人的心髒的象形,表示内心;丑字是封面厚實的包裹物的象形,表示外表。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二十七年》一書中。成語中的“如令”,意思是仿佛遵守着主人的命令。也有人認為這個成語來源于《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描述了賈生迅速響應屈原的請求。
在繁體中,急急如令的寫法和簡體中相同。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兩個字的順序是相反的,也就是“如令急急”。這是因為古代漢字的書寫順序和現代略有不同。
以下是一些使用急急如令這個成語的例句:
1. 他接到上級的命令後,急急如令地展開行動。
2. 面對緊急情況,他毫不猶豫地下達了急急如令的指示。
3. 在領導的指令下,她急急如令地完成了任務。
急急如令的組詞有:急切、如實、如願、如火如荼。
急急如令的近義詞有:迅速如風、馬上如法、立即如命。
急急如令沒有嚴格的反義詞,但可以使用反義詞組來表示相反的意思,如:慢吞吞、拖拖拉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