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閣的意思、殿閣的詳細解釋
殿閣的解釋
(1).殿堂樓閣。《漢書·王莽傳下》:“夏,蝗從東方來,蜚蔽天,至 長安 ,入 未央宮 ,緣殿閣。” 唐 元稹 《春分投簡陽明洞天作》詩:“榮光飄殿閣,虛籟合笙竽。”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三:“樹木叢陰中,殿閣屹然四五所。”
(2). 宋 代大學士皆帶殿閣銜,以崇其資望,如 集賢殿 、 右文殿 之類。 明 清 兩代,大學士為内閣長官,仍以殿閣名入銜,如 明 之 中極殿 、 建極殿 、 文華殿 、 武英殿 、 文淵閣 、 東閣 ; 清 之 保和殿 、 文華殿 、 武英殿 、 文淵閣 、 東閣 、 體仁閣 等。故宰執又通稱為“殿閣”。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 順治 十五年,改内三院為内閣,其大學士俱加殿閣銜。”
詞語分解
- 殿的解釋 殿 à 高大的房屋,特指帝王所居和朝會的地方,或供奉神佛的地方:宮殿。寶殿。金銮殿。殿堂。殿閣。殿上虎(喻敢谏之臣)。殿試。 〔殿下〕對親王或太子的敬稱。 在最後:殿後。殿軍。 筆畫數:; 部首:殳
- 閣的解釋 閣 (閣) é 類似樓房的建築物,供遠眺、遊憩、藏書和供佛之用:樓閣。滕王閣。閣下(對人的敬稱,意謂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在其閣下的侍從者而告之;現代多用于外交場合)。 特指女子的卧房:閨閣。出閣(出嫁)
專業解析
“殿閣”一詞在漢語中屬于複合詞,由“殿”和“閣”兩個單字組合而成,其含義可以從這兩個組成部分以及它們組合後的特定用法來理解。以下是根據權威漢語詞典和典籍的詳細解釋:
-
“殿”的本義與引申義:
- 高大堂屋: “殿”最初指高大的堂屋、廳堂。《說文解字》釋為:“殿,堂之高大者也。”
- 帝王居所或理政之所: 後特指帝王所居和朝會、理政的建築物,即宮殿。如“太和殿”、“金銮殿”。這是“殿”最核心、最常用的含義。《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殿”釋義為:“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房屋。”
-
“閣”的本義與引申義:
- 類似樓的建築物: “閣”指一種架空的小樓房,通常四周設隔扇或欄杆回廊,供遠眺、遊憩、藏書、供佛之用。《說文解字》釋為:“閣,所以止扉也。”此為本義(門開後防止其自動關閉的長木樁),後引申為建築物。《玉篇·門部》:“閣,樓也。”,
- 藏書、供佛或居住: 常見的如藏書閣(如文淵閣)、佛閣(如藏經閣)、供遊賞的樓閣(如滕王閣)。《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閣”釋義為:“① 風景區或庭園裡的一種建築物,四方形、六角形或八角形,一般兩層,周圍開窗,多建築在高處,可以憑高遠望… ② 舊時指女子的卧房… ③ 指内閣… ④ 放東西的架子…”
-
“殿閣”組合後的含義:
- 宮殿樓閣: 這是“殿閣”最基礎、最廣泛的意義,泛指帝王居住和處理朝政的宮殿建築群以及其中的各種樓閣建築。它描繪的是皇家建築群的宏偉景象。例如,《漢語大詞典》(第5卷)将“殿閣”釋義為:“宮殿樓閣。”
- 特指皇家藏書樓或機構: 在中國古代,尤其是宋代以後,“殿閣”常特指皇家藏書、修書、編纂典籍的機構或建築。如宋代有龍圖閣、天章閣、寶文閣、顯谟閣、徽猷閣、敷文閣等,合稱“殿閣”。這些機構不僅是藏書之所,也常作為安置文學侍從之臣(如學士、直學士、待制等)的榮譽性職銜之所。《辭源》(修訂本)在相關條目下會涉及此義。
- 指代殿閣大學士: 明清時期,“殿閣”進一步引申為對内閣大學士的尊稱或代稱。明代内閣大學士冠以殿閣銜(如中極殿大學士、建極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清代沿襲(如保和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等)。因此,“殿閣”成為内閣大學士的代名詞,指代朝廷重臣。《中國曆史大辭典·明史卷》、《清史稿·職官志》等對此有詳細記載。,
“殿閣”的核心含義是宮殿和樓閣,泛指宏偉的皇家建築群。在此基礎上,它發展出兩個重要的特指含義:
- 特指皇家藏書、修書的樓閣及機構(如宋代的諸閣)。
- 作為明清時期内閣大學士的尊稱或代稱(因其官銜中帶有殿名或閣名)。
引用參考來源:
- 許慎. 《說文解字》. (古代字書,為“殿”、“閣”本義的重要來源)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權威現代漢語詞典,提供标準釋義)
- 顧野王. 《玉篇》. (古代字書,補充“閣”的釋義)
-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5卷).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大型曆史性漢語語文辭典,提供“殿閣”基礎釋義)
-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等. 《辭源》(修訂本). 商務印書館. (大型古漢語辭典,在相關條目如宋代諸閣名下有涉及)
- 《中國曆史大辭典》編纂委員會. 《中國曆史大辭典·明史卷》. 上海辭書出版社. (專業曆史辭典,解釋明代殿閣大學士制度)
- 趙爾巽等. 《清史稿·職官志》. (正史文獻,記載清代殿閣大學士設置)
網絡擴展解釋
“殿閣”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可從建築和官職制度兩個層面理解,并結合不同朝代的演變具體分析:
一、基本釋義
-
建築含義
指殿堂樓閣,即古代宮殿或寺廟中規模宏大、結構精美的建築群。例如唐代元稹詩中“榮光飄殿閣”即描繪此類建築的壯麗景象。
-
官職制度
作為高級官員的榮譽頭銜,始于宋代,延續至明清:
- 宋代:大學士(如集賢殿、右文殿學士)加殿閣銜以顯尊崇,但多為虛職。
- 明代:内閣大學士以殿閣名入銜,如中極殿、文淵閣等,共設六殿二閣。
- 清代:調整殿閣名稱,保留文華殿、武英殿等,新增體仁閣,形成“三殿三閣”體系。
二、曆史演變與特點
- 職能變化:宋代殿閣學士多為榮譽虛銜,明清時期内閣大學士逐漸掌握實權,成為宰輔重臣的通稱。
- 象征意義:殿閣不僅是建築實體,也隱喻高官顯貴的地位。如“殿閣大學士”雖官居一品,實際權力卻因朝代而異。
三、典型殿閣舉例
朝代 |
殿閣名稱 |
備注 |
宋 |
集賢殿、右文殿 |
學士頭銜,榮譽性質 |
明 |
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 |
内閣大學士實權機構 |
清 |
保和殿、體仁閣 |
調整後保留的核心殿閣 |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殿閣的職能或曆史典故,可參考《明史·職官志》或《宋會要輯稿》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挨搪罷老誖缪步鬥壇辰河戲叢聚大公祖帶電當頭地面沉降東掖斷葘多樣時獨是獨非唲嘔粉骨糜軀鳳眼窗伏莽根牟鞏殿鬼手骨豽號礮花判撝诃回逆绛服饑戹金波玉液九花樹絶處開心見腸坎宮龛難溘盡狂吟老監朗燭嬾慢陵诳淩雜柳跖灓水陸機莼辔兜潑物千歲室乾造淺衷穹門趨炎奉勢箬笠攝悟拾塵舒繹讬乘外生女霞錯先論媟嬻斜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