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起息的意思、起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起息的解釋

計息。《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 衛朝奉 不怕他還不起,遂将三百銀子借與,三分起息。”《市聲》第九回:“ 時興 逼他寫下了借紙連輸帳共是十六元六角。一分二厘起息。這才罷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起息”是金融和銀行業務中的專業術語,指資金或利息開始生效并計算的時間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1. 核心含義
    起息指資金交易中開始計算利息的日期()。例如存款存入後、貸款發放後或理財産品募集期結束後,從“起息日”起按約定利率計息。

  2. 國際慣例與操作
    銀行收付款指令需明确标注起息日,以确保資金清算日期清晰。具體日期根據币種清算速度、節假日等因素确定()。


二、應用場景與規則

  1. 銀行業務

    • 轉賬彙款:若付款方準備金不足,資金需在準備金充足時劃出,劃出當日為起息日()。
    • 存貸款:存款到賬日或貸款發放日即為起息日,利息從該日起算。
  2. 理財産品

    • 理財産品需經曆募集期(資金凍結期),結束後才進入起息階段()。
    • 起息前資金無收益,投資者需關注募集期長短對實際收益率的影響。

三、曆史與文獻依據

該詞在古籍中已有使用,如《初刻拍案驚奇》提到“三分起息”,《市聲》中描述“一分二厘起息”,均指利息計算規則()。


四、注意事項

如需更具體的業務規則,可參考銀行或金融機構的官方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起息

起息(qǐ xī)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首組成:起和息。起的拆分部首是讠和走,它的筆畫數是10;息的拆分部首是心,它的筆畫數是10。

起息的來源

起息這個詞來自于《論語》中的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的“不亦樂乎”一詞,意思是“難道不快樂嗎?”後來,“不亦樂乎”逐漸演變成了“起息”。

起息的繁體字

起息的繁體字是「起息」。

起息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起息的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起的古字形是穴(xué)和日(rì)的結合,而息的古字形是心(xīn)和言(yán)的結合。

起息的例句

1. 每天起床後,我會先喝杯茶,這樣可以讓我起息更快。

2. 接到好朋友的電話,我的心情立刻起息了起來。

起息的組詞

起床、起步、息肉、靜息

起息的近義詞

舒心、愉悅、快樂、歡快

起息的反義詞

疲倦、沮喪、郁悶、不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