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蘭友的意思、金蘭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蘭友的解釋

謂情意相投的朋友。語出 南朝 梁 劉孝标 《廣絕交論》:“自昔把臂之英,金蘭之友。” 唐 李鹹用 《秋日訪同人》詩:“忽憶金蘭友,攜琴去自由。” 清 顧炎武 《永夜》詩:“當時多少金蘭友,此際心期未許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金蘭友是漢語中表示深厚友情的典故詞,源自《周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的記載。該詞由"金蘭"與"友"複合而成,特指情誼契合、肝膽相照的知交密友,常見于古代詩文和現代書面語。

從詞源演變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賢媛》最早将"金蘭"與交友關聯,記載山濤與嵇康、阮籍"契若金蘭"的典故。唐代馮贽《雲仙雜記》載"戴弘正每得密友,則書簡編,號為金蘭簿",表明該詞在唐代已成為固定用法。宋代文天祥《贈蕭巽齋》詩"金蘭氣味同心言"更強化了其文化意蘊。

現代《漢語大詞典》将其釋義為"謂友情契合,深交。語出《易·系辭上》"。該詞多用于形容超越血緣、曆經考驗的友情關系,常見于讴歌友情的文學作品和正式文書,如"結金蘭之友""金蘭友誼永存"等表達方式。

網絡擴展解釋

“金蘭友”是一個漢語成語,指情意相投、關系親密的朋友,常用來形容深厚高潔的友誼。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源與出處

  1. 核心來源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梁劉孝标的《廣絕交論》:“自昔把臂之英,金蘭之友。”。唐代李鹹用《秋日訪同人》詩中也有“忽憶金蘭友,攜琴去自由”的表述。
    深層意象:其文化根源可追溯至《周易·系辭上》的“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以“金”象征堅固珍貴,“蘭”比喻品德高潔。

二、詞義解析

  1. 字面含義

    • 金:黃金,象征珍貴、堅固;
    • 蘭:蘭花,代表高雅、美好;
    • 友:朋友。
      三字結合,比喻友情如金石般牢固,如蘭草般芬芳。
  2. 引申意義
    多指結拜兄弟或志同道合的至交,強調精神契合與情感深厚,如清代顧炎武《永夜》詩雲:“當時多少金蘭友,此際心期未許同。”。

三、用法與示例

四、文化意義

“金蘭友”體現了傳統文化中對友誼的理想化追求,強調以德相交、心靈相通,與西方“靈魂伴侶”有相似之處,但更注重倫理聯結。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用例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廣絕交論》及《周易》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慶保衛戰寶訣猵狙碧漣比丘尼不度嘈亂初等寸兵尺鐵獃況打料丹墀大義凜然點施東觀續史二十四考中書令梵容割鬧格殺弗論侊飯光縫館主紅箋混日子兼年嘉事節華金蘋果軍蔭駿驵開制空石蟉糅璘斌卵蒜破鼻仆姑錢谷師爺清甯請乞秋汛缺月曲譯熱淚盈眶榮觀三鮮尚未設版使性傍氣時休輸租所聞徒輩吞聲飲恨挖角,挖角兒相稱相時而動先生吓人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