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金兰友的意思、金兰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金兰友的解释

谓情意相投的朋友。语出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自昔把臂之英,金兰之友。” 唐 李咸用 《秋日访同人》诗:“忽忆金兰友,携琴去自由。” 清 顾炎武 《永夜》诗:“当时多少金兰友,此际心期未许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金兰友是汉语中表示深厚友情的典故词,源自《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的记载。该词由"金兰"与"友"复合而成,特指情谊契合、肝胆相照的知交密友,常见于古代诗文和现代书面语。

从词源演变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最早将"金兰"与交友关联,记载山涛与嵇康、阮籍"契若金兰"的典故。唐代冯贽《云仙杂记》载"戴弘正每得密友,则书简编,号为金兰簿",表明该词在唐代已成为固定用法。宋代文天祥《赠萧巽斋》诗"金兰气味同心言"更强化了其文化意蕴。

现代《汉语大词典》将其释义为"谓友情契合,深交。语出《易·系辞上》"。该词多用于形容超越血缘、历经考验的友情关系,常见于讴歌友情的文学作品和正式文书,如"结金兰之友""金兰友誼永存"等表达方式。

网络扩展解释

“金兰友”是一个汉语成语,指情意相投、关系亲密的朋友,常用来形容深厚高洁的友谊。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源与出处

  1. 核心来源
    该词最早见于南朝梁刘孝标的《广绝交论》:“自昔把臂之英,金兰之友。”。唐代李咸用《秋日访同人》诗中也有“忽忆金兰友,携琴去自由”的表述。
    深层意象:其文化根源可追溯至《周易·系辞上》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以“金”象征坚固珍贵,“兰”比喻品德高洁。

二、词义解析

  1. 字面含义

    • 金:黄金,象征珍贵、坚固;
    • 兰:兰花,代表高雅、美好;
    • 友:朋友。
      三字结合,比喻友情如金石般牢固,如兰草般芬芳。
  2. 引申意义
    多指结拜兄弟或志同道合的至交,强调精神契合与情感深厚,如清代顾炎武《永夜》诗云:“当时多少金兰友,此际心期未许同。”。

三、用法与示例

四、文化意义

“金兰友”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友谊的理想化追求,强调以德相交、心灵相通,与西方“灵魂伴侣”有相似之处,但更注重伦理联结。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词用例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广绝交论》及《周易》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八字步蹦蹦调变成并命不相闻问谗忌巢繇吃苦头持政箠杖慈恻词正理直定限顶芽锭子茶法道风立封廕负贰负伤狗恶酒酸后害汇映讲脣疾惫结聚进啖精驴禽兽九死不悔极娱绝症课试冷漠连冈楼帐茂迁媒红米饭牧宿女人气盘转匹兹堡乾渴七件儿钦不定情绪庆宥钦赖曲调任战骚策少陵师妹收紧耸视台中市通讯员臀鳍象服邪魔外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