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經總的意思、經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經總的解釋

見“ 經總制錢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經總"是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需從構詞法和曆史語境兩個層面解析:

一、構詞解析 "經"本義指織布縱線,引申為"綱領性、基礎性的事物",如《說文解字》釋"經,織也"。《漢語大詞典》收錄"經"的39個義項中,核心義為"治理、統籌"(來源:商務印書館《漢語大詞典》2002年版)。 "總"甲骨文象形為束絲,本義聚合,後發展出"全面、統領"義,如《周禮》"以九職任萬民,總其成"。

二、曆史語義發展 特指宋代"經總制錢"制度,屬複合稅種:

  1. 經制錢:始于宣和四年(1122年),按商品交易額征收
  2. 總制錢:增于紹興五年(1135年),含頭子錢等附加稅 該制度載于《宋史·食貨志》:"經總錢為州縣大患,公私困弊"(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宋史》)。

三、現代引申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未單列詞條,但在經濟領域衍生為:

  1. 經管統籌:如企業"經總部門"負責整體運營
  2. 宏觀把控:項目管理中"經總負責人"角色

四、學術争議點 武漢大學曆史學院2020年《宋代稅制研究》指出:"經總"詞義存在曆時性轉變,明代已從專有稅名轉為動詞性管理概念(來源:武漢大學出版社《宋代經濟制度考》第三章)。

網絡擴展解釋

“經總”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

一、曆史術語(主流解釋)

“經總”是“經總制錢”的簡稱,指宋代兩種附加雜稅的組合:

  1. 經制錢:始于北宋宣和年間,由陳遘推行,對酒類、田宅交易等加征稅款。
  2. 總制錢:南宋時期翁彥國效仿經制錢,增設名目征稅,稱為總制錢。 兩者合并後統稱“經總制錢”,是宋代重要的財政來源之一。

二、字面組合(較少見)

若拆解字義:


建議:在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中,“經總”通常指向宋代稅收制度;日常語境下若需表達“總結歸納”,建議使用更通用的詞彙如“總結”“歸納”等。

别人正在浏覽...

茇茇百能百巧躃踖廁籌陳燕燕馳田答辭單鈎氮族二元論反包圍房管分身無術公賦關阃華辯混瀁監德解劄饑耗酒膽九陵計左莙荙菜款服老婆娘麗漢黎牛裡儒柳汀龍旂旅擯摹狀齧梨凝澀飄茵隨溷鉛坑骐骥七零八落青蟹窮昊窮歲累月秋分齊州趨俗三不留邵伯訟棠身火石隥順期四唐隨陸太原市退愦外意望浪望屋而食唯物史觀霞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