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鏡泊湖的意思、鏡泊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鏡泊湖的解釋

黑龍江省淡水湖。面積95平方千米。因火山噴發的熔岩阻塞牡丹江上遊而成,為中國最大的熔岩堰塞湖。出口處有吊水樓瀑布。建有水電站。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所産湖鲫為淡水魚上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鏡泊湖是中國黑龍江省東南部的一處自然湖泊,漢語詞典中對其釋義可概括為以下三方面:

一、地理屬性與名稱溯源

鏡泊湖位于牡丹江市甯安市境内,系長白山支脈張廣才嶺深處形成的堰塞湖。據《中國地名錄》記載,“鏡泊”二字源自滿語“忽汗海”的漢譯轉音,意為“平靜如鏡的湖泊”。其名稱既保留了滿語發音特征,又融合了漢語對自然景觀的意象描述,符合古代東北地區民族語言交融的命名規律。

二、地質特征與生态價值

作為中國最大的高山堰塞湖,鏡泊湖形成于約1萬年前的第四紀火山活動,由玄武岩熔岩阻塞牡丹江河道形成。《黑龍江省志·地理志》顯示,該湖湖面海拔351米,水域面積95平方公裡,平均深度40米,具有典型火山地貌與濕地生态系統特征。湖中分布着吊水樓瀑布、火山口森林等特殊景觀,被《中國國家地理》列為“火山地質教科書式案例”。

三、文化承載與曆史沿革

唐代渤海國時期,鏡泊湖流域已出現“忽汗州”行政建制。《甯安市志》考古資料證實,湖濱現存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群,包含8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印證了唐代東北邊疆民族政權的政治經濟活動。清代《盛京通志》将其列為“甯古塔八景”之首,現代則被納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名錄。

網絡擴展解釋

鏡泊湖是中國東北地區著名的自然景觀,其名稱與形成、曆史及生态特征密切相關,具體解析如下:

一、地理位置與基本概況

鏡泊湖位于黑龍江省牡丹江上遊甯安市境内,是中國最大的高山熔岩堰塞湖。湖面海拔約430米,面積約95平方千米(不同數據源存在細微差異,另一記錄為90平方公裡)。湖泊呈狹長形,長約40公裡,寬約5公裡,湖岸線曲折,水源主要來自張廣才嶺和老爺嶺山區的河流。

二、形成原因

約1萬年前,因火山噴發的熔岩阻塞牡丹江河道而形成堰塞湖。這一地質活動造就了其獨特的高山湖泊地貌,與瑞士日内瓦湖齊名。

三、自然特征與資源

  1. 吊水樓瀑布:湖水從北側出口傾瀉形成,落差約20米,是東北著名瀑布之一。
  2. 生物多樣性:湖區森林茂密,盛産淡水魚“湖鲫”及蛤蚌珍珠。
  3. 火山地貌:周圍分布火山口森林、熔岩台地等地質遺迹。

四、曆史與文化

五、經濟與旅遊價值

鏡泊湖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建有吊水樓水電站。其四季景色各異,冬季冰瀑奇觀尤為著名,兼具生态保護與旅遊開發功能。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細節或地質數據,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哀激叆霼秉燭夜遊臂有四肘重版大資滴脩都速對冊番學分符墳垆公平交易宮掖怪雨盲風呱唧光潤估猜谷米國祚還贽寒春河壖魂飛膽顫驚瀾禁食機上肉糾參鞠躬盡力,死而後已餽給爛碎林卡流嘤密裁憫嗟内暢蒲葵扇千古奇談棄别绮戶親情裘茸氣象站柔滑色球聲帶神山折要步棠木舫逃亂頭暈目眩頹零王喬舄瓦筒缊袯娴習先知霄房小優小哉謝不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