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語。園林,公園。《中國民間故事選·澤瑪姬》:“王子和 澤瑪姬 在林卡裡玩。”
“林卡”是藏語音譯詞彙,其含義和文化背景可綜合解釋如下:
詞源與基本含義
“林”指綠洲或樹林,“卡”意為用土石圍牆守護的區域,合稱即指人工培植、保護的園林。在漢語中對應“園林”或“公園”概念,但藏語中“林卡”還包括郊野自然樹林(如、2、12)。
文化起源與功能
園林形式分類
公元13-17世紀發展出多種類型,包括:
節日與民俗關聯
藏族“林卡節”在夏季舉行,人們攜帶飲食、帳篷到郊外林卡聚會狂歡,高峰期為藏曆五月初一至十五,體現人與自然親近的傳統。
著名實例
拉薩現存50餘處林卡,最知名的是世界文化遺産羅布林卡,另有德吉林卡、貢覺林卡等。
可通過西藏自治區文化部門官網或《中國世界文化遺産監測報告》獲取更詳細曆史資料。
《林卡》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林地”或“叢林”。林卡指的是一片樹木茂密的地方,通常是指森林、林區或叢林地帶。
《林卡》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木”和“卡”。其中,“木”是指木頭、樹木的意思;而“卡”則是《林卡》這個詞特有的部分。
根據《規範漢字筆畫表》的筆畫順序,拆分《林卡》的筆畫數為11畫。
《林卡》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的文獻中,其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古代,人們用漢字來描述和記錄周圍的自然環境和現象,其中包括各種地貌和植被。因此,《林卡》這個詞就是用來描述森林或叢林地帶的。
《林卡》的繁體寫法為“林卡”,并沒有特别的繁體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形态和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對于《林卡》這個詞,古人在書寫時可能會稍有不同的寫法。然而,由于記載有限,我們無法得知古時候《林卡》的具體漢字寫法。
1. 這片《林卡》裡生長着許多奇異的植物。
2. 遊客們聚集在《林卡》中觀賞美麗的風景。
3. 他們在《林卡》中進行了一次激動人心的探險。
1. 林地:指的是一塊較為零散的樹木茂密的地方。
2. 林區:指的是一片相對較大的森林區域。
3. 林薮:指的是樹木較少、樹叢較密的地方。
1. 森林:指的是樹木茂密、覆蓋較廣的地方。
2. 叢林:指的是樹木極其茂密的地方,常常生長着各種野生動植物。
1. 草原:指的是生長着大片草地的地方,樹木相對稀少。
2. 沙漠:指的是極少或沒有植被生長的地方,通常幹燥且貧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