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ddy;rice] 〈方〉∶泛指稻谷、大米之類的糧食
(1).指糧食。《三國志·魏志·陶謙傳》:“ 謙 遣使閒行緻貢獻,遷安東将軍、 徐州 牧,封 溧陽 侯。是時, 徐州 百姓殷盛,穀米封贍,流民多歸之。”《晉書·武帝紀》:“ 揚州 刺史 應綽 伐 吳 皖 城,斬首五千級,焚穀米百八十萬斛。”
(2).方言。泛指稻谷、大米。如:今年我們這裡谷米收成很好。
“谷米”一詞的釋義主要包含以下兩個層面:
基本含義(糧食總稱) 指代糧食的統稱,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晉書·武帝紀》記載“焚谷米百八十萬斛”,《三國志》也提到“穀米封贍”。唐代白居易詩句“古稱國之寶,谷米與賢才”進一步印證了這一用法。
方言含義(稻米類糧食) 在部分地區特指稻谷、大米等谷物,如、4、6均提到該詞在方言中“泛指稻谷、大米之類的糧食”。宋代韓淲詩句“谷米望秋收”也體現了這一地域性用法。
特殊說明:提到“谷米是玉米生長後期的菌類”,這屬于農業領域的特殊病害名稱,與主流語義無直接關聯,需注意語境區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