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聲帶的意思、聲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聲帶的解釋

(1) [vocal cord]∶喉腔兩側兩片覆蓋喉粘膜的韌帶皺襞,受到呼出氣流的振動,能發出聲音

(2) [sound track]∶電影膠片一側記錄着聲音的部分。也指用光學方法記下的聲音的紋理

詳細解釋

(1).發音器官的主要部分。是兩片帶狀的纖維質薄膜,附在喉部的勺狀軟骨上,肺内呼出氣流振動聲帶,即發出聲音。聲帶的厚薄、長短和松弛的程度,決定聲調的高低。

(2).電影膠片一側記錄聲音的部分。也指用光學方法記下的聲音的紋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聲帶是人體喉部的重要發聲器官,由左右兩片帶狀黏膜皺襾構成,附着于杓狀軟骨,通過氣流振動産生聲音。其核心功能包括:

  1. 發聲基礎:聲帶振動頻率決定音調高低,成年男性聲帶長約20-24毫米,女性約15-20毫米,因此男性音調普遍較低(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2. 解剖結構:聲帶由黏膜層、聲韌帶及聲帶肌組成,表層覆蓋複層鱗狀上皮,黏膜下層含豐富彈性纖維,保障振動彈性(來源: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人體解剖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3. 生理保護:聲帶閉合可防止異物進入氣道,咳嗽反射時通過快速閉合排出異物(來源: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喉科學基礎》)。
  4. 病理關聯:過度用聲或炎症可能引發聲帶小結、息肉,表現為聲音嘶啞(來源:北京協和醫院《喉部疾病診療指南》)。

聲帶研究涉及語言學、醫學及聲學領域,其機理為嗓音醫學的重要課題。

網絡擴展解釋

聲帶是人體喉部的重要結構,負責發聲和調節聲音,具體解釋如下:

1. 定義與位置
聲帶位于喉腔中部,左右各一,由黏膜、韌帶和肌肉組成。它們附着于甲狀軟骨(喉結)和杓狀軟骨之間,形成可張合的「V」形結構。

2. 結構與類型

3. 發聲原理
當氣流從肺部呼出時,聲帶閉合并振動産生基礎聲波。通過調節聲帶的緊張度(杓狀軟骨控制)、長度(甲狀軟骨傾斜)和氣流強度,可改變聲音的音調(頻率)和音量(振幅)。例如: $$ f = frac{T}{2Lsqrt{mu}} $$ (公式中T為張力,L為長度,μ為線密度,說明聲帶越短/越緊,音調越高)

4. 功能延伸
除說話唱歌外,聲帶還參與咳嗽反射(快速開合清除異物)和吞咽保護(閉合防止食物進入氣管)。

5. 常見問題
過度使用會導緻聲帶小結/息肉,感染可能引發喉炎。職業用嗓者(教師、歌手)需注意發聲方法,避免長期嘶吼或清嗓動作。

日常保護建議:保持喉部濕潤(每日飲水1.5-2L)、避免辛辣/過冷過熱食物、練習腹式呼吸減少聲帶負擔。

别人正在浏覽...

白越賓寀才皃草薦子騁績春澤杵聲大氅打诳語滴滴打打蹀躂邸閣惰食爾後放射性元素斐錦風燭殘年敷聞耿餅更其貫匈漢鐘離橫決吼罵壞址黃門北寺獄濩铎昈分監院嘉遇金钺嵇向疾行懇懇勤勤累胝魯鈍顱腔買犢賣刀買笑追歡靡草末生納米拍髀強龍不壓地頭蛇千載一聖請假人浮于食軟木畫淑艾書理嗣虐司武伺舋堂奧填堵魏觀文陣相厲校缗